电池产线

发布时间:2011-6-13 16:21    发布者:yulzhu
关键词: 锂电池
今天有机会看到实际的东西,感觉上有了一些收获。这个只能通过参观和了解,才能有一些概念。

这是M+W给出的电池工厂的布置参考图,其实细节上可能略有区别,每家工厂在布置上应该大致相差不远。

1.jpg

比起前面写过的一篇文章锂电池的生产工艺,这篇文章也是不错的。

2.gif

3.jpg

其实每到程序都是很复杂的

Mixing

4.gif

这里面包含的设备不少,可参考
# Raw Elemental Material Milling
# Mixing and Sintering
# Coarse and Fine Milling
# Densification and Carbon Coating
# Weighing and Packaging

5.jpg

Coating
Roll press

Slitting

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花时间去补齐,我其实也看不出来特别多的名堂,有很多的细节问题,其实都是工艺工程师们和化学工程师需要去解决的,我作为一个学电的工程师而言,这些对于我有些复杂了。

对此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锂电池是一个涉及了研发、工程、工艺和测试等诸多方面,需要诸多人去努力的事情。而且电池企业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需要与设备供应商、汽车OEM、电池系统集成商和电池材料供应商之间打交道,按照常识,牵涉的面越广,古里古怪的问题越多。

2.近阶段,都是净投入,几乎没有产出,企业得撑得住亏得起,现在布局进去实在吉凶难测。即使占据先发优势,由于在最前端的变革和持续的成本竞争,电池产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质量的管控是一切之根本。

3.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考虑性能,而涉及安全问题,就得从基础入手了,多花些钱,做些样品做些测试。如何在工厂这一层面持续增加竞争力,我觉得是国内需要面临的课题。

4.最近听说是产业扩张期,招聘满天飞,在员工流动率很高,而且又充满各种机会的环境下,辛辛苦苦锻炼的队伍如何保持下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是,企业都不考虑亏损考虑前景的情况下,未来产业发展的速度是3年?5年还是10年,大家做好准备没有?

5. 有一个问题大概都是能明白的,劣币驱逐良币。将身心越投入于工作,对于工作成就感和敏感度更高,也更容易在不太合理的rule下折戟沉沙,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可以代入到同行业某些企业中。当前我们的情况,是砸钱的效用相对较低,钱砸出去了在各个层面都有投入,泥沙俱下,如何保证正确的支持给那些真正想做事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情况,让我不至于太悲观。慢慢的,国内总是有一些企业走出来,哪怕大部分企业是骗钱的,但是总是有人在努力准备的;就像总是有些想法不太一样的工程师,不太功利的工程师在支撑着往前走,这也算是一份希望吧。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6844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