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器人:可自行发明语言并用之互相交流

发布时间:2011-5-26 13:56    发布者:Liming
关键词: Lingodroid , 发明语言 , 机器人
昆士兰大学和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研究员们成功开发出能够自行发明语言、并用之互相交流的机器人——Lingodroid。至于这个语言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可以这样解释一下:假如你突然不会说任何语言了,又碰上另外一个跟你一个状况的家伙,你们肯定会指着地面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念出一个音调组合来创造并定义一个词组,从而奠定互相交流的基础。
untitled0.bmp   
      机器人也一样。这些装备了摄像机、激光和声纳测距仪,以及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小家伙们会用随机组合的音节来定义遇到的新事物,然后将它自己定义的新词教给所有新遇到的小机器人。
  除此之外它们还会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互相交流和研究这些词语。比如,一个机器人教给另一个机器人“kuzo”这个词,然后它俩就跑去各自认为的“kuzo”这个地方,如果两者认知出现分歧,它们就会对词语进行纠正直到达成共识,不会一直错下去。
  除了纠错,Lingodroid还可以通过告诉另一个机器人几个已知地点的方式来教授对方关于“距离” “方位”之类的新词语。
  研究员们表示将会继续改进它们,希望能使这些机器人发明出更复杂和精确的语言,让它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高效。
  聊天机器人用程序说话
untitled.bmp

互相交流的机器人
  世界上最早的聊天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名为“艾尔博特”,用BASIC语言编写而成。今天的互联网上,已出现诸如“比利”、“艾丽斯”等聊天机器人。但与Lingodroid最大不同的是,这些聊天机器人并非自己发明语言。
  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了经典的图灵测试——交谈能检验智能:如果一台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对话,它就能像人一样思考。1991年,美国科学家兼慈善家休·勒布纳设立人工智能年度比赛——勒布纳奖,号称是对图灵测试的第一种实践,旨在奖励最擅长模仿人类真实对话场景的机器人。
  2008年,勒布纳奖人工智能奖最后一轮比赛在英国雷丁大学展开。“艾尔博特”等6种软件程序击败另外7种程序,获得决赛资格。艾尔博特与12个陌生人交谈,力图让他们相信它是“人”。最后,艾尔博特成功骗过3人,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朝“成为史上第一台能思考的机器”目标更近一步。
  科学家指出,大多数的聊天机器人都是依靠一些相当简单的小把戏来表现得自己非常真实。一流聊天机器人ALICE(艾丽斯)的制造者徒手写下包含数以千计的任何可能的聊天话题的数据库,输入一段话给ALICE,它就会找出相关短语或者关键词的反应码。另一个顶级网络机器人Jabberwacky则会记录下人们对它说的所有事物,然后试着在再次遇到同样话题的时候利用上。ALICE和Jabberwacky之间的一次聊天非常有趣(上图所示)。

《信息时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6698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