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我国6G研究:峰值速率1Tbps,延时0.1ms

发布时间:2020-9-21 10:43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6G通信 , 6G网络
来源: C114中国通信网

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规模部署和商用,与此同时,全球6G研究进入竞赛阶段。2019年以来,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粤通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开展了6G 信道仿真、太赫兹通信、轨道角动量等6G 热点技术研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对6G 无线通信新技术的现状和后续发展方向及产业化能力进行延续评估并提出思考,并推出《6G 无线热点技术研究白皮书》(2020),为6G 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撑。

目前,随着各国及产业界6G 研究的推进,6G 通信的愿景,场景和基本指标均已有了新的进展。相比于现行的5G 通信,6G 通信网络将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一步集成。同时,为解决未来高度智能、高度数字化和高度信息化社会对无线传输的需求,6G 无线网络在无线连接的维度、广度都将有巨大的提升,支持诸如超大带宽视频传输,超低延时工业物联网,空天地一体互联等诸多场景。

为支持上述愿景和应用,6G 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必须实现如1Tbps 超大峰值速率和1Gbps 超大用户体验速率,超低延时0.1ms 和高移速通信,超高频谱利用率等。为了支持极高的峰值速率,支持的最大接入带宽必须大幅增加。毫米波频段可支持高达10 GHz 的带宽,而太赫兹和可见光频段可达100 GHz。激光、可见光通信和太赫兹波段通信是6G 研究的主题。

白皮书提到,6G 将完成 “海量物联”和 “万物智联”,打造陆海空天融合通信网络,在陆地、海洋和天空中都会有大量的互联终端设备。利用这些数以亿计的传感器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计算能力,支持多终端共享AI 算力,智能终端设备侧AI 也必将从单设备、多设备正式走向分布式和去中心化模式,为6G 的异构、多终端实时感知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6G 网络将基于无处不在的大数据,将 AI 赋能各个领域的应用,创造出 “智能泛在”的世界。6G 将进一步超越5G 时代的边缘计算,走向 “在网计算”,进而为 “泛在智能”提供算力基础,算力将从外延走向内生,最终实现网络与计算的深度融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60357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