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性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0-8-6 14:31    发布者:傲壹电子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术语》中给出的电磁兼容性定义为: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

包括两个方面:

(1)设备、分系统、系统在预定的电磁环境中运行时,可按规定的安全裕度实现设计的工作性能、且不因电磁干扰而受损或产生不可接受的降级;

(2)设备、分系统、系统在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地工作且不会给环境(或其他设备)带来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EMC涵盖了电磁干扰(EMI)、电磁敏感度(EMS)两方面。为实现系统内设备互不干扰、兼容运行,既要控制干扰源的电磁发射,又要提高受干扰对象的敏感度。

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性有什么区别?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le)是所有使用电磁频谱工作的系统、装备和装置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完成各自功能的一种状态。

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是所有使用电磁频谱工作的系统、装备和装置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保证他们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不会因电磁发射或响应而造成不能接受的性能降级。

电磁兼容是研究什么的?

电磁兼容性的研究通常是围绕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敏感源、耦合途径)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包括: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电磁干扰源的发射特性以及如何抑制电磁干扰源的发射;电磁干扰以何种方式通过什么途径耦合(或传输),以及如何切断电磁干扰的传输途径;敏感设备对电磁干扰产生何种响应,以及如何提高敏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图片.jp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9893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