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口管制对国内仪器业的影响(二)

发布时间:2019-6-13 10:3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出口管制 , 仪器
简仪科技供稿

减少和摆脱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

前一篇简单介绍了美国是如何进行出口管制,特别是对仪器行业的出口管制。EAR长臂管理是为美国服务的,是为了保持美国的竞争优势,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中国要跻身科技强国也是中国民心所向,民族之梦,情理中事。二者发生摩擦也是意料之中。如何妥善处理,不致百姓涂炭,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愿按任正非先生所述,同登珠峰,虽有竞争,拥抱山顶,人类大同!

无可置疑,美国出口管制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是一个约束,也是其本意。如何减少EAR对中国仪器业发展的影响是本文的内容。虽然本文所涉及的PXI仪器只是科技行业的沧海一粟,但其具有的共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1. 不同的EAR产品影响不同

不同的EAR产品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有大有小。诸如微软Visual Stuidio,Github,Linux等软件开发工具或开源平台,它们都是经过数十年的堆积而成。在EAR中属于大宗软件,几乎没有任何管制。更何况很多此类产品是开源的,所以它们对我国科技的负面影响非常小。使用这些软件工具对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会有太多的副作用。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些工具在某一个点被封杀了,我国也可从在已经拥有的工具上发展相当一段时间。这和华为有ARM v8的永久授权类似。但在这个节点之后,有可能是各走各的路了。正如华为所表示: 华为的首选不是自己的鸿蒙,而是Android,Windows。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推迟这个节点的到来。

遵循公开国际技术标准但是受EAR限制的产品对我们影响相对小。这是因为但凡有国际标准,就会有多家厂商来提供产品。有中国的,也有欧洲与日本的。所以鼓励使用国际通用标准降低对EAR依赖的风险。

厂商自定义的非国际标准的EAR产品对我们影响最大。厂商自定义就意味着没有非常可靠的非EAR替代品。

2. 国产化和不受控

在当今的世界科技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即使有可能也只能在非常少的军工领域里能实现。这些领域几乎没有成本的压力。除此之外,民用的全国产化是不现实的。民企不可能不考虑成本,华为成功的一大原因是华为提供良好的性价比。

问题的本质不是在完全的国产化而是在受不受控。美国的半导体业也需要荷兰的ASML光刻机。他们不担心吗?欧洲,日本,韩国的很多产品都可能不受EAR的限制。如果我们多鼓励不受EAR限制的技术产品进来,而不是闭门造车,我们的发展会更好。如果全世界都不与我们往来,我们要检讨我们自己了。因此我们在选取技术与产品时,应该以减少甚至免除EAR的影响为主,而不是片面强调国产化。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国产化,排斥其它国家地区的非EAR产品,我们是自己给自己树敌了。华为成功之一的重要理由是它拥抱了这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仪器行业也应如此。

3. EAR PXIe产品和非EAR PXIe产品

自从1998年PXI诞生以来,美国NI公司在PXI领域投入巨大。从NI自己的报告可以看出,NI占有世界PXI模块世界市场的75%以上。NI的PXI产品在国内也占有相当大的份额。PXI产品包括PXI和PXIe。PXI产品是一些早期的产品,从长远看来,PXIe产品应该能是主流,所以本节把注意力放在PXIe产品上。本节以NI PXI 产品为例来分析如何减少EAR对PXI测试市场的影响。仔细的分析是决策的依据。附表(见正文最后)列举的近120种NI PXIe产品都受EAR管制。我们同时列举了现在已有的替代或者在不久将来能够替代这些EAR产品的非EAR产品。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几乎所有的NI PXIe产品都有可替代的非EAR产品。

由于篇幅有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简仪科技的官网(http://www.jytek.com/filedownload/186830)下载原文件并获取更多的信息。简仪科技欢迎同行来共同补充这一表格,并愿意与同行合作在锐视开源测控平台下增加非EAR产品的覆盖面。我们会不定期的来更新这一表格。我们选择替代品的条件是: (1)通用产品,(2)在自己的网站上明码标价,(3)有适当的库存。对于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特定产品,简仪也会努力甄别,加以标注。

4. 硬件差距远远小于想象

从附表可以看出,除去NI独特非标产品后,共有101种。其中82种有直接替代方案,从剩余的19种再除去12款比较容易替换的DSA调理模块,也只有7款产品无法替换。这7款包括:两款高速串行收发,两款定时同步,一款七位半电压表,两款矢量分析仪。

仔细观察此表,主要的差距在RF模块。这些应用还只能用非EAR的台式仪器取代。投资PXI的RF模块,周期长,市场小,回报慢。这也是为何除了NI和是德科技之外,国外PXI厂商不问津PXI RF模块的原因。国内四十一所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单位在RF仪器领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并有类似的台式仪器。如果这些单位来完成移植工作可能相对容易。

5. 软件生态圈差距巨大

真正的差距是在软件和生态圈上。NI依凭LabVIEW的生态圈,独傲PXI市场。简仪在过去三年推广基于开源软件的锐视测控平台,虽有起色,但距离LabVIEW生态圈相差甚远。所以要想摆脱对EAR对PXI产品的影响,就必须摆脱对LabVIEW的依赖。这和华为必须摆脱对谷歌Android的依赖如出一辙。我国真正依赖美国的不完全是硬件,而是美国技术生态圈下的EAR产品。

6. 建立自主仪器技术生态圈是重中之重

生态圈和产业链同属一个概念,一个健康的生态圈意味着独立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仪器技术的生态圈需要有IC,硬件,软件技术。IC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被所有行业认可,在此无需赘述。国内硬件设计的能力并不亚于国外,差就差在仪器软件。没有好的仪器软件,就不可能有好的仪器生态圈,没有好的仪器生态圈就很难有仪器技术的健康发展。在下一章,我们将着重介绍开源生态的历史意义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开源仪器生态圈需要完成的任务。一个独立、自主、开放、有广泛参与度的仪器生态圈才能从源头上摆脱EAR的限制。

附表:
image002.jpg
image004.jp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6451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