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春科技:中国制造2025的“芯之路”

发布时间:2018-12-25 10:13    发布者:yspring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距离2015年已经过去了3年,中国制造2025计划到底推进到什么程度?七年之后我们是否能如愿达成这个对中国制造业走向有着重大影响的宏伟计划呢?别急,汇春科技(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6399)带你一步步了解。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并将“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发展”作为重点突破口,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发展,以集成电路产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什么集成电路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


    集成电路是制造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基石。但是,我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品种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急需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在2018年的今日,中国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差异。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所占比重超过50%。虽然市场巨大,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大而不强,主流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与迅猛发展的、庞大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品种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许多核心器件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因此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将集成电路放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首位。
    中国的集成电路升级难在哪?
    结合现状,中国的集成电路升级难在三点:

    • 先天起步慢,后天创新难。
    • 高端市场打不进,低端市场竞争大。
    • 未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突破在哪里?汇春科技是怎么在这种困局中思变、进取?
    从2007到2018,汇春科技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之一,靠的是核心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多年的丰富的行业经验,加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几年间自主研发的光学移动传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凭籍极高的灵敏度和超强的图像容错能力在业界脱颖而出;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电容式触摸控制芯片实现业界同类产品的最低功耗;全资并购台湾麦肯积体电路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在MCU领域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其中32位工业控制MCU的研发实现了汇春MCU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大突破,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汇春科技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国内手势识别芯片的首家量产企业。
    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把握主动,以芯片的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和产业的同步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中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且富有知名度的芯片设计品牌企业,为中国的“芯之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从2007到2018,汇春人从未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5891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