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医疗技术掀起新医学产业革命 前景可期
发布时间:2018-8-29 14:46
发布者:chinco
![]() ![]() 医疗3D打印产业链示意图 市场规模根据Wohlers Report的统计,2014年全球3D打印在生物医疗领域的产值为5亿美元左右,主要应用于合金骨骼、假牙、假肢和局部人体/器官模型。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统计,2015年全球3D打印医疗保健市场的销售额为5.79亿美元。由此预测到2020年,3D打印在生物医疗的产值将达到接近40亿美元体量,CAGR分别为37%。但长期来看,其市场潜力超过万亿美元。国内公司于2008-2012 年开始大规模进入3D打印领域,且投资非常火热,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投资热情已逐渐趋于理性。目前产业规模还没有发展起来,行业里还没有年销售额超过两亿的企业,千万级的公司也只有几家。国内用于推广和普及3D打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全国性平台较少,,较大的主要有南京 3D 打印研究院、陕西渭南市高新区3D打印产业园、中国3D打印创新中心(青岛)。主要的组织和媒体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中国生物医学3D打印联盟、3D 打印在线,小而分散,不成体系。 ![]() 医疗行业3D打印市场规模预测 行业政策为保护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受试者安全,规范临床试验审批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将定制增材制造(3D打印)骨科植入物等8类产品收录到其中。但是,业内对改革3D打印技术等高科技产品上市审批流程仍存在较高呼声。工信部、财政部等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提出到2016 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30%以上,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其中医用领域发展目标为:初步成为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在全国形成一批应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 3D医疗打印技术 如果要问3D打印在医疗行业应用最广的是什么,那自然要数肢体和器官打印。 在人的身体上,可替换度最高的自然当属肢体、牙齿等。这些部位的主要功用辅助人的行动和生活,功能单一,所以结构也相对简单。 ![]() 3D打印器官之所以存在困难,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血管,并且各个器官的组织构成也不一样。比如大脑主要由大量的神经组织构成,要实现对神经组织的打印和培养目前还是存在较大的技术困难的。 ![]() 不过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3D肝脏被打印出来,并且成功存活。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就曾经利用细胞3D打印技术,在细胞培养基座中打印出肝脏所需的细胞组织。经过在器皿中的培养,就可以生长为正常形状的肝脏并移植到人体。只不过,这个肝脏的细胞在经过打印后会失去活性,变成死细胞。除了肝脏之外,肾脏、胰脏等器官也在研究当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要实现真正功能健全、可移植的3D打印器官,至少还需要10年的时间。 ![]() 从“一次性”到“重复性” 3D打印另一项在医疗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应用则是辅助手术。手术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工作,尤其是对内脏等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的手术处理。 ![]() 但人体是各异的,在后来仪器、电子设备的加持下,医生们在做手术之前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确定病灶,手术的精确性又相比经验手段大大提高。 无论是最初的“单刀直入”还是可视化的设备加持,手术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一次性。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手术操作开始具备了另一个特征:重复性。我国在3D打印应用在手术方面也已经取得了技术的突破。 ![]() 文章来源:搜狐 深圳奥立科www.aureke.com/,www.aureke.1688.com/;深圳辰驰电子www.chinco.co/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