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标准之路任重而道远

发布时间:2009-10-28 09:40    发布者:嵌入式公社
关键词: 任重而道远
项立刚 2009年10月28日

  消息称,2009年10月14日至21日,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ITU-R 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征集遴选新一代移动通信(IMT- Advanced,又称4G)候选技术。ITU一直希望3G只存在一个标准,这样全世界的移动通信就可以无限制的漫游,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欧洲就会成为 3G的主导力量,欧洲提出的WCDMA会成为唯一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收到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北美标准化组织IEEE的共6项4G候选技术提案。这些提案涵盖了LTE- Advanced和802.16m两种技术,并且都包含了TDD和FDD两种制式。LTE-Advanced得到国际主要通信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广泛支持。法国电信、德国电信、美国AT&T、日本NTT、韩国KT、中国移动、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明确表态支持LTE-Advanced。 802.16m也获得部分芯片、网络产品制造企业如英特尔、思科等的联合推荐。这意味了中国提出的TD-LTE-Advanced(LTE- Advanced TDD制式)成为4G的候选技术之一,在4G的标准之争中,中国也有自己的话语权。

  一方面欣慰,中国在移动通信的标准这样的一个关乎国家长远经济利益的大事面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几十年来,在这个领域,从完全没有话语权,开个国际会议只有睡觉的份,到今天有充分的话语权,充分证明几十年来,中国通信业一群有奋斗精神的科学家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也证明了正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与奋斗,我们才能看到今天的成果。

  不过即使在3G标准中,我们提出的TD-SCDMA标准被批准为国际标准,现在4G标准中,我们的TD-LTE-Advanced也被为候选技术,未来一年的标准之争将达到白热化,前面的路,也是非常复杂。

  我们都知道,移动通信的标准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重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美国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的霸主,而欧洲在第二移动通信的标准之争中,通过政治力量结成了欧洲同盟,最后的结果是欧洲取得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的控制权,最后在移动通信领域,欧洲取得了巨大成功,相反第一代非常强大的美国却渐渐式微。3G标准征集与确定过程中,欧洲、美国的政治领导人都花了巨大力量给ITU施加影响,希望本国的标准得到支持。说实话,当时我们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在3G标准要拥有一席之地,都有较大差距,这个过程其实是利益的选择帮我们大忙。

  ITU一直希望3G只存在一个标准,这样全世界的移动通信就可以无限制的漫游,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欧洲就会成为3G的主导力量,欧洲提出的WCDMA会成为唯一的标准。为了抗衡欧洲,美国必须通过各种力量来和欧洲进行对抗,显然美国一个国家是不足以和欧洲数国对抗,因此,美国选择支持3G领域放弃一个标准的想法,从而导致3G标准不再是一个标准,而是多个标准,其中三大标准最后被商用。可以说3G标准最后是政治力量、经济实力和市场力量的角力的过程。正是在我们技术上有较大差距,实力还非常不强大的情况下,一群有报负的中国科学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利用了国际标准之争的关系,使我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今天的4G同样也复杂,同样也是政治、经济的利益之争。不过非常令人高兴的是,经过了3G的积累,我们已经在技术上更强大,中国移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运营商,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群,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跻身世界五强,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是标准之争永远是巨大的利益之争,过于我们无足轻重,所以被一些国家视为盟友,今天我们已经较为强大,很多国家都将我们视为对手和潜在的战略竞争对象,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争取盟友,得到更多支持,是一件更为复杂,更难的事。4G我们会有多少机会,标准之后,会有多少实际的商用支持,这都需要我们用大智慧来争取,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牵涉到政治经济的复杂过程,让我们祝福前方努力的专家们!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96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terrysun 发表于 2009-11-2 15:30:36
利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PIC64GX 64位四核MPU
  • 全新32位dsPIC33A DSC的主要特性和功能介绍
  • 新产品!PolarFire® SoC Discovery工具包——探索RISC-V®和FPGA技术的低成本方案
  • 10BASE-T1S以太网的应用开发培训教程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