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关键词:
Imagination
ADC
Cypress
治疗仪
电路图
手机版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登录
|
免费注册
首页
新闻
新品
文章
下载
电路
问答
视频
职场
杂谈
会展
工具
博客
论坛
在线研讨会
技术频道:
单片机/处理器
FPGA
软件/编程
电源技术
模拟电子
PCB设计
测试测量
MEMS
系统设计
无源/分立器件
音频/视频/显示
应用频道:
消费电子
工业/测控
汽车电子
通信/网络
医疗电子
机器人
当前位置:
EEChina首页
›
论坛
›
单片机/处理器
返回列表
查看:
5966
|
回复:
7
51系列I/O口上拉电阻使用点滴
[复制链接]
单片机
单片机
当前离线
积分
9988
发表于 2009-5-25 11: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贸泽电子有奖问答视频,回答正确发放10元微信红包
关键词:
点滴
,
电阻
按常规,在51端口(P1、P2、P3)某位用作输入时,必须先向对应的锁存器写入1,使FET截止。一般情况是这样,也有例外。所谓IO口内部与电源相连的上拉
电阻
而非一常规线性电阻,实质上,该电阻是由两个
场效应管
并联在一起:一个FET为负载管,其阻值固定;另一个FET可工作在导通或截止两种状态(姑且叫可变FET)。使其总电阻值变化近似为0或阻值较大(20千欧--40千欧)两种情况。当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由导通至截止时,该阻值近似为0,可将引脚快速上拉至高电平;当和锁存器相连的FET由截止至导通时,该电阻呈现较大阻值,限制了和端口锁存器相连的FET的导通
电流
。
51I/O口作为输入端和外部信号相连有时必须考虑上述特性,本人在设计LTP1245热敏打印头驱动板时,资料上推介热敏头“抬头”和“纸尽”信号由头中内嵌检测
电路
提供,
MCU
IO口采集该信号时需加缓冲(如74HC04)。当时本人认为51IO口上拉电阻为一较大阻值的固定电阻,对 输入信号无影响,故未加缓冲电路(为降低成本能省则省)。可到调试
PCB
A时发现,“抬头”、“纸尽”状态变化时,采集信号只在3.90V--5.10V之间变化,应为低电平时无低电平输出。究其原因,打印头的“抬头”、“缺纸”信号输出为一光敏
三极管
的集电极输出,集电极和电源间原有一个负载电阻,饱和导通设计工作电流仅为450--1100微安,当该集电极直接和MCU IO口某位相连时,IO口上拉电阻和光敏三极管负载电阻并联,当IO口上拉时,上拉电阻极小致使光敏三极管直流负载线斜率陡然增大,工作状态进入放大区而非希望的饱和区。当时在不改硬件的条件下,我几乎无计可施,甚至想到了准备烧断IO口上拉电阻(前两天我曾发帖求救怎么烧断IO口上拉电阻的方法)后来听网友建议该方法风险较大,所以总想用软件方法解决。
后来我的解决方法是:采样信号前不是先向对应锁存器写1,而是先写入0,再写入1,延时约10毫秒以上,然后再采样(当然此法只适应于采样频率很低的情况)。这样作的目的是:先写入0迫使IO口上拉电阻先为一较大值,此时如果外部光敏三极管本来处于截止状态,当完成上述一系列锁存器的写入过程后光敏管仍为截止态,IO口正确采样到高电平;此时如果外部光敏三极管基极电流足够大有容许三极管饱和导通的条件(即基极吸收到充分光强),虽然采样一开始集电极被人为钳位在低电平,但当下一时隙和IO口相连的锁存器被写入1时,在IO口上拉电阻中的可变FET导通之前,光敏三极管已先进入饱和态而又把引脚钳位在实际输出的低电平,此时MCU IO口的上拉电阻仍为较大阻值,同时和原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负载电阻并联(考虑并联后阻值变化,原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负载电阻需增大到适当阻值)充当饱和导通后光敏三极管的负载电阻,事实上,IO口上拉电阻中的可变FET未来得及导通又被截止了,由此又保证了信号低电平的正确采样。经过波形测试问题得。
相关文章
•
RS-03K151JT_FH(风华)贴片电阻
•
RC0402FR-07510RL国巨贴片电阻
•
紧急出售 – 电子元器件库存(大品牌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mos管)
•
降低半导体金属线电阻的沉积和刻蚀技术
•
5点搞透电阻选型
•
接地电阻要小于4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
电阻为什么都是4.7kΩ、5.1kΩ,而不是整数5kΩ?
•
瑞隆源 | 防雷硬角儿 · 压敏电阻杜绝电路NG
•
元器选型攻略之 电阻
•
干货|无源元件之——电阻器基础知识(超全)
回复
举报
McuPlayer
McuPlayer
当前离线
积分
74468
发表于 2009-6-19 00: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51其实完全可以放弃外部总线,把IO口做成类似PIC的IO,再也不用考虑什么弱上拉/准双向口之类的折磨了。
实际上已经有厂家这么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jxb01033016
jxb01033016
当前离线
积分
3821
发表于 2009-6-19 08: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xllin
xllin
当前离线
积分
25
发表于 2009-6-30 15: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高速上的板车
高速上的板车
当前离线
积分
7
发表于 2010-9-4 0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鸡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qxc
mqxc
当前离线
积分
52
发表于 2010-9-15 21: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alpha321
alpha321
当前离线
积分
4630
发表于 2010-10-12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这种问题确实很少见,一般都会把51单片机的口线(除P0外)当做线性电阻上拉的.但如果口线作为输入且负载有要求时,该输入脚是不能作为高阻态的.这种问题通常和具体的芯片有关.
PIC等的口线不用准上拉,可是输入和输出功能转换时必须由程序切换,而不像51的口线那样方便.有些特性是根据具体应用而定的,芯片的功能各有千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pcbkey
pcbkey
当前离线
积分
1625
发表于 2015-2-7 1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