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厂商垄断,6寸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能助三安冲击国际一线?

发布时间:2016-11-15 15:27    发布者:stdtg123
体积变小 性能却更快更高




所谓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指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等有别于第一代硅半导体的二、三代半导体。通俗地说,应用这些半导体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还能加快反应速度,并大幅缩小电路体积。




厦门三安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杨健介绍,不仅是手机,化合物半导体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而且大都是市民们平常能接触的领域:WiFi电路、通讯基站、物联网,或者电源管理电动汽车等方面。




比如,笔记本充电线上,往往还带有一块不小的适配器,如果使用高效率的氮化镓、碳化硅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它们有希望变小从而镶嵌进笔记本主机中;电动汽车也一样,使用后不仅提高电池寿命,实现电能损耗最小化,还可以使相关组件尺寸缩小,降低重量。



自主技术领先 将打破国际垄断




目前,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以砷化镓和氮化镓材料为主,市场几乎由国外公司掌控,国内仅少数几家科研院所在进行研发和少量生产,且主要供应国内军品使用。




“我们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将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杨健介绍说,三安集成电路生产线从2014年10月才开始动工建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初步具备了在国际竞争的实力。




据了解,三安集成电路的专家团队主要来自美国、日本等地,多名成员还与国外射频大厂共同参与了苹果、三星等手机方案设计,自主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三安集成电路6吋晶圆月产能已达4000片,并开始少量供货国内品牌手机厂商。而在全面达产后,月产能将达到3万片,可以占到全球砷化镓集成电路芯片25%的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中芯谷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7878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