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数字相位控制电路TC790A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0-7-29 16:50
发布者:lavida
三相可控硅触发电路需要对三相电进行同步采样,因而需要同步变压器,同时考虑到主回路的接法,还要注意同步变压器的相应接入。且不说同步变压器对钢和铜的消耗,就是6个绕组的绕制和接入也是很麻烦的。若在安装时出错,系统工作就会不正常。 众所周知,50 Hz三相电的三相位互差120°,那么,能不能只对一相电进行同步采样来获得三相电信号,从而产生6路移相触发脉冲呢?实际上,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样将省去沉重的同步变压器,电路也将更加绿色环保和简洁,控制精度也能得到提高,而且系统接入十分方便。 1 TC790A的主要特点 TC790A是一种单同步三相数字触发电路,适用于三相半控全控桥可控硅整流触发和三相交流调压反并联与双向可控硅触发,TC790A采用晶振和数字化设计方法来提高精度和三相均衡性,而移相部分则仍采用锯齿波。TC790A并具有高精度、易用、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外围元件少,性能优良。同时,由于采用单同步采样方式,因而其应用和单相触发电路一样方便,也更便于触发板的设计与应用。此外,TC790A还具有如下特点:
2 TC790A的内部原理 TC790A的电路原理是以三相电的其中一相经变压器降压后作为A同步电压,然后通过电阻网络进入电路的18脚,其同步电压峰值不大于电源电压,同步电压可通过零检测和极性判别电路检测出零点和极性。图1所示是TC790A的内部原理框图。 ![]() 晶振电路将在电路的16脚和15脚的晶体与阻容上形成振荡,然后对该信号进行分频作为时基,再对同步零点进行计数,以形成锯齿波充放电脉冲,同时在17脚的电容上形成锯齿波。 3 引脚功能 TC790A的引脚排列如图2所示。事实上,锯齿波和1脚的给定电压通过比较器可在正半周给出+A相移相角,然后再通过两次60°分频计数给出-C相和+B相的移相角;接着在负半周给出-A相移相角,之后再通过两次60°分频计数给出+C相和-B相的移相角。每相的移相点后都有个30°的计数,以用于决定触发的宽度。 ![]() TC790A的2脚用于决定输出是调制脉冲还是占空比脉冲。当2脚悬空或为高电平时。在30°的触发宽度下为8个调制脉冲:当2脚接低电平时,其触发为30°的占空脉冲。 TC790A的3脚为禁止端,4脚为复位端。4脚的接法有锁定和不锁定两种情况。在锁定方式,当4脚悬空或接高电平时,3脚也为高电平,则输出禁止,然后3脚再为低电平后,输出并不恢复,只有在4脚接低电平后,输出才能恢复;而在不锁定方式,4脚则接低电平,此时若3脚为高电平,则输出禁止,3脚为低电平时,输出恢复。 电路5脚为单双脉冲输出选择端,5脚悬空或接高电平时,输出为双脉冲方式,这时,其输出脚从12~7脚(正序时)依次为+A、-C,-C、+B,+B、-A,-A、+C,+C、-B,-B、+A。5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单脉冲方式,此时的输出从12~7脚(正序时)依次为+A、-C、+B、-A、+C、-B。 电路14脚为相序选择端,当其悬空或为高电平时,输出为正序方式(如上);14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反序方式,当5脚为双脉冲时,输出脚从12~7脚依次为+A、-B,-B、+C,+C、-A,-A、+B,+B、-C,-C、+A。而当5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单脉冲方式,这时输出脚从12~7脚依次为+A,-B,+C,-A,+B,-C。 TC790A的管脚功能如表1所列。表2所列是TC790A的主要参数和工作条件。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