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锂电池充电管理—一种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5-11-17 15:33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锂电池 , 充电管理
  


        手机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费者重视,因此智能手机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须掌握锂离子电池的相关规格和特性,并使用具备完善电池检测及保护功能的充电芯片,以降低过电流、过电压或过温等状况所造成的危险。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会有电性安全的范围限制。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当电池电压在充电时上升到最高设定电压后,要立即停止充电,避免电池因过充电造成电池损毁而产生危险;电池供电(放电)时,电池电压如果降至最低设定电压以下便要停止放电,避免因过放电而降低使用寿命。此外,为确保电池使用上的安全,锂离子电池还必须要加装短路保护,以避免发生危险。
  本文以帝奥微电子一款开关充电芯片DIO5425为例,详细探讨关于智能手机充电管理的系统级设计。DIO5425部署于手机电源输入接口:USB/DC Source 之后,通过开关转换可以将输入电流同时用于手机系统供电和电池充电。DIO5425具有优秀的充电管理功能和锂电池保护功能,支持USB2.0和USB3.0协议。DIO5425具有智能电源路径管理功能。

  Figure.1 DIO5425参考设计电路
  锂离子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性:
  可提供固定电流给充电电池

  当电池电压到达最大值且不再上升时,其充电电流便会开始下降,如此可避免对电池过度充电,造成电池损伤;当充电电流降至一定程度时,充电器将停止充电。
  确保电池具备可使用电压

  电池在充电完成后,若长时间放置不使用会有自然放电的情形出现,为避免电池过度自放电导致电池电压下降,当电池电压低于所设定电压时,充电器会重新开始对电池充电,确保电池在使用时还能维持一定电压。
  四阶段充电简述
  因锂离子电池的特性,若锂离子电池在充电之前已深度放电,此时充电器会先以微弱电流对电池进行Pre-Charge充电(各家厂商设定值不同,本文使用范例的充电IC设定值约为10%的最大充电电流),充电时电池电压上升。
  当电池电压上升至约3伏特,充电器改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CC Charge,电池电压持续上升。
  当电池充电电压上升至接近锂离子电池的饱和点电压约4.2伏特时,充电器改以CV Charge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充电电流开始下降,当充电电流降至约等于Pre-Charge电流时,充电器停止对电池充电,即完成充电。
  不论是用通用序列汇流排(USB)或AC电源转换器(Adapter)输入电源对电池充电,当电池开始充电后,若充电时间超过其设定时间,充电器仍然操作于Pre-Charge模式而未进入CC Charge模式,或者仍然操作于CC/CV Charge模式而未进入充电完成状态,则透过IC的充电计时保护功能使充电器停止对电池充电。
  以DIO5425为例,详细介绍锂电池充电过程,下图是锂电池充电时序以及详细的参数介绍

  Figure.2 锂离子电池充电曲线图
  Trickle Charge or Pre-Charge

  此时的锂离子电池电压小于3伏特(V),当充电器开始对电池充电时,因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其内部阻抗会很大,故充电器会先以一微小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池电压持续上升。
  定电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 CC Charge)

  当电池充电电压上升至约3伏特时,充电器改以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定电流充电,此时电池电压持续上升。
  定电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 CV Charge)

  当电池充电电压上升至接近锂离子电池的饱和点电压约4.2伏特时,充电器改以定电压模式对电池进行充电,此时充电电流开始下降。
  Charge Full

  当充电电流降至微小电流时,充电器停止对电池充电。
  电池在充电完成后,若长时间放置不使用会有自然放电的情形出现,为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导致电池电压下降,电源IC在锂离子电池电压降至4伏特时,会重新开始对电池进行CC Charge模式充电,确保电池在使用时还能维持一定电压。
  结束语
  开关型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除了严格的充电管理时序外,还具有充电状态指示、充电时间控制、NTC指示(热敏电阻维持电池温度安全)、自动复充等一系列保证性能和安全保护的功能,DIO5425皆集成了这些最新的电池管理策略。鉴于篇幅有限,帝奥微电子AE Team会在下一期继续和您探讨关于智能手机锂电池充电管理方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669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