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CTO谈IoT:核心在于通信,关键在于创新

发布时间:2015-4-13 22:51    发布者:eaoogle_WSN
关键词: 通信技术 , 物联网 , 物联网生态系统
物联网(IoT)概念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业界掀起波澜,尽管前景看好,但目前该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美国博通(Broadcom)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技术官Henry Samueli博士看来,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新想法每天都在涌现,关键是如何迅速将概念转化成产品设计,并将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问:物联网发展方兴未艾,您如何评价该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答: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联网是消费电子产业下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半导体传感器技术技术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使得产品的体积变得更小、更智能、价格更低廉且功耗更低。未来很多电子产品都将被可穿戴设备和不计其数的采用无线方式与传感器和处理器连接的“物联网”所取代。


物联网进入市场的壁垒在数量级上要比传统消费类电子设备小得多,因而也会催生新一波创业者。当低功耗处理器、传感器、创新的无线连接技术与标准化的低成本开发平台相结合时,针对物联网应用的硬件开发的周期就会大幅缩短。


毫无疑问, 我们非常看好物联网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该领域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物联网创造了众多的细分市场机会,林林总总的物联网应用如何落地,还取决于核心技术层面上的创新。


问:构建统一的互操作标准是促进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您怎么看现阶段物联网市场标准林立的情况?


答:确实,互操作标准是推进物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彼此间能够连接并交互,而不用理会它是何种品牌、操作系统、平台、设备类型或传输层的产品。


现阶段物联网市场存在不同标准,这种状况也很正常。每一种新的技术,都需要经过对多个相互竞争的标准进行梳理的初始阶段,但最终,市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企业们将会团结起来相互协作,以创建彼此间能够进行互操作的产品。我相信,物联网市场也将如此,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未来的数十年间开启大量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博通非常注重与行业标准组织的紧密合作,以确保在广泛的连接设备中实现互操作性。例如,博通联手英特尔、三星、戴尔、Atmel和WindRiver成立开放互联联盟(OIC),推进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此外,博通还是OPEN联盟特别兴趣小组(SIG)的创始成员之一,OPEN致力于推动广泛采用基于以太网的车用互连技术,并将其作为车用互连技术的行业标准。


问: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通信领域的上游厂商,博通如何定位自身在IoT市场的位置?


答:我们认为促进物联网发展和应用背后的驱动力是低成本无线连接技术。随着无线连接平台的出现,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建立物联网应用的概念原型。例如,博通的WICED Sense开发工具包,该工具包集所有功能于一身,面向物联网原型设计。通过缩短从早期概念到最终产品之间的时间,无论大公司或是初创小企业,都可以更快地将其设备推向市场,抢占先机。


可穿戴和物联网是博通今后若干年内重要的战略目标。为此,博通一方面在物联网领域加速创新,快速开发好的系统与参考平台。另一方面,博通还在努力帮助ODM/OEM构建生态系统。


随着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数以万计的初创公司将会对无线芯片产生大量的需求。通过利用我们低成本、高度集成的平台,小型公司可以很容易地将他们的创新想法变为现实,并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通过提供创新的设备和网络安全功能,使我们的客户能够专注于不断发展的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下一波应用创新。


问:今年CES上博通展示了多种IoT应用解决方案,您认为哪些趋势将引领未来电子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答:物联网的核心是通信。当传感器和通信技术能够嵌入到我们周围的每一样物体内时,物联网的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现阶段,物联网的落地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最为突出,包括各种可联网的智能手表,还有Fitbit和耐克Fuelband腕带等健身记录仪。此外,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也令人期待,制约这项技术的最大障碍是缺少标准制式,目前博通可以支持业界三种主流技术标准。


在智能家居领域,通信技术的快速演进也起到推手的作用。例如,无线连接实现了将智能设备连接到家庭网络,从而实现了随时随地对家居进行控制和监控。博通WICED技术已经应用于智能家居的各种终端产品,包括空调、恒温器和照明设备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物联网应用是联网汽车,汽车正在成为一个联网平台。博通涉足汽车电子相对较晚,但已通过OPEN联盟促进以太网互连作为汽车网络应用标准,同时推动BroadR-Reach以太网解决方案在下一代汽车网络内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4792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