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开放与合作是把握4G机遇的关键 - 2015年移动通信市场展望

发布时间:2015-1-7 16:5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4G , 移动通信
作者:杨光,Strategy Analytics

2015年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将全面进入4G时代。

2014年是我国4G业务的商用元年。短短一年间,无论是4G网络建设还是用户发展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中国移动,其TD-LTE的部署与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中国移动数据,至2014年10月,中国移动共建成4G基站57万个,覆盖超过300个城市,人口覆盖率达到75%。考虑到国土面积、网络规模以及所使用的频段,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也超越了国际同行的表现(见表一)。在用户发展方面,至今年10月,中国移动4G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提前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同时,其3G用户数开始出现月度净减,这也预示着中国移动将快速跨越3G阶段,开始向4G的全面过渡。TD-LTE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证明,开放竞争的产业生态以及国内外产业界的充分合作,是新技术成功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

表一,LTE商用第一年的网络覆盖率对比
运营商LTE商用第一年的网络人口覆盖率所用频段
中国移动
75%
1.9GHz与2.6GHz
美国Verizon
64%
700MHz
英国EE
60%
1800MHz
韩国SKT
98%
800MHz
荷兰KPN
97%
800MHz
数据来源:运营商数据、Strategy Analytics

至本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已获批分别在56城市进行LTE FDD与TDD的混合组网实验。业内普遍预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在2015年内全面启动LTE FDD的网络部署,从而使我国的4G市场进入全面竞争时代,推动4G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Strategy Analytics预测,至2015年底,我国4G LTE用户将超过2.6亿,市场渗透率超过18%。4G将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旋律,为市场发展创造新机遇。

以开放与合作打造流量经营体系

4G的引入将极大的拉动流量消费。美日韩等4G先进市场上,4G用户的月均流量消费(DOU)较之3G用户均有大幅增长。由于我国3G市场启动较晚,4G对流量消费的拉动就更为明显。中国移动数据显示,其4G用户的DOU高达用户平均值的6倍。如此高的增长幅度,既意味着流量经营的巨大机遇,也说明我国用户流量消费习惯的培育尚不充分,流量消费平均水平仍较低。

表二,2014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月均流量消费
用户群DOU(MB)
中国移动3G用户153
中国电信3G用户218
中国联通移动宽带用户216.8
中国移动4G用户729
数据来源:运营商数据

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显示,在美、日等先进市场,用户DOU 已达到1.5GB 到2GB的量级。这一数字不但远远高于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甚至也远高于我国4G用户目前的流量消费水准。可见,我国移动通信用户的流量消费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运营商采用更为灵活的资费策略,进一步引导和培育用户的流量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运营商也需加强与产业链各方的合作,以创新的业务模式拉动用户流量消费。2014年内,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4G资费计划,引入了流量共享、个性化定制等新型资费模式,为推动4G流量消费打下了基础。同时,三大运营商以及新出现的虚拟运营商也纷纷启动了对新型流量经营模式的探索。

在这些新模式中,目前较为多见的是定向流量模式,运营商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使用户可以优惠价格或免费访问特定的网站与服务,形成所谓“流量800”业务。更进一步,部分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又推出了“流量银行”、“流量商店”等流量交易平台的概念,使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流量的买卖和转赠,用户可以参加流量平台上的企业推广活动,免费赚取流量。未来这些平台可能还会支持第三方积分与流量的相互兑换,并为企业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等服务。这些流量经营模式的探索,可能使运营商有机会构造一个连接企业与终端用户、沟通线上与线下渠道的流量经营生态体系。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运营商需保证流量交易平台的充分开放,并积极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开展合作,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没有能力构建自己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态系统,而运营商的流量交易平台恰好可以为其提供所需的平台、技术与服务。这一过程中,运营商也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流量交易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碎片化将不利于构造和推广新型的流量经营体系,最终将延缓所有运营商的转型进程,所以运营商需要更加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模式。

进一步的开放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失衡

过去5年间,通过3G技术间的竞争,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在缓慢而稳定的向一个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但4G的推出改变了这一进程。2014年内,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已出现明显回升,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可能再次转向一家独大的局面。

1.png
图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运营商数据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用户基数、财务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国移动存在巨大差距,4G业务的起步又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差,待明年初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始推广以FDD网络为基础的4G业务时,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可能已超1亿。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很难在4G市场上与中国移动正面竞争,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将持续加剧。长远上看,这将减小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不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将4G的快速发展转化为信息消费水平的实质提升。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推动市场均衡发展,可以引入更多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市场主体,提升整体竞争水平;也可以引入外部资金和先进经验,提升落后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我国监管机构已经向国内民营企业开放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共发放了42张转售业务牌照。部分转售企业已展现出了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对细分市场的独到理解。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新进入市场的转售企业对电信市场普遍规律的理解仍有欠缺,且上游批发业务仍被三大国有基础运营商控制,转售企业的计价能力明显不足,短期内无法对移动通信市场产生显著影响。而国际经验表明,有影响力和实际运营经验的国际品牌进入,对虚拟运营市场的启动可以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构建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双方的经营表现也将具有积极意义。如在英国市场,虽然O2仅仅与14家虚拟运营商签约合作,却拥有最多的批发用户数量(如下图)。

image002.png
图二、英国市场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关系
数据来源:Piran Partners, 2013

O2的批发业务发展得益于其与Tesco、Lycamobile等建立的虚拟运营合资企业,及其拥有的独立运营的虚拟运营品牌GiffGaff。在另一方面,Tesco Mobile、Lycamobile以及GiffGaff也都得益于与O2的紧密关系,Tesco Mobile用户数已超过500万,成为英国市场上最大规模的虚拟运营商之一,Lycamobile和GiffGaff的用户数也都超过或接近100万,成为各自细分市场上的领先者。
由此可见,与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经验、渠道等优势资源,不失为基础运营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引入具有雄厚实力以及新型业务经营经验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落后运营商改善竞争态势,促进市场更为均衡的发展。

小结

2015年将是我国4G发展进入全面竞争之年。4G市场的发展将催生信息消费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将加剧移动通信市场的失衡状态。为了抓住4G机遇,同时维持市场长期的竞争水平和创新能力,主管部门和基础运营商应采取更为开放合作的策略,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和经验,推动4G发展,提升信息消费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体消费者。

作者简介

杨光现任Strategy Analytics 全球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

作为常驻中国北京的高级分析师,杨光先生为Strategy Analytics带来丰富的移动通信行业经验,并将为客户提供关于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深入行业洞察。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4412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