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 主导PXI技术进入更广泛应用 -- PXI TAC 2014见闻

发布时间:2014-6-18 11:18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PXI , 软件定义 , 模块化仪器
今年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提出PXI技术的第17年,也是NI举办PXI技术和应用论坛(PXI TAC)的11个年头。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发展和概念推广,PXI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受到测试和控制领域的广泛接受。在今年的PXI TAC上,我们了解到了NI公司PXI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状况。

以软件为中心,模块化产品可融合最新商业技术

以软件在中心是PXI技术的一大特点。我们不妨拿智能手机来做一个比对说明。苹果公司的iPhone开创了以软件为中心的先河。如今,智能手机越做越复杂,集成了语音通话之外的大量功能,但手机核心却是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用户不用去关心软件背后的硬件技术。

谷歌公司最近推出的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计划更具借鉴意义。模块化手机的好处是,用户可以通过选购硬件模块来自己定义手机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更换模块来以低成本进行手机升级,随时享受摩尔定律的恩惠。谷歌模块化手机中变化的是硬件,不变的是软件:手机仍将由Android操作系统来统领,在软件层面对各个模块进行整合。

模块化手机的前途有两点令人担忧。其一,如今的手机的售价越来越低,用户更换手机的成本压力并不大,模块化手机也许不具有成本优势。其二,普通手机用户也许并没有能力来DIY自己的手机,所以模块化手机的用户范围可能因此受限。

我们再来看一看PXI技术。PXI设备是由PXI控制器、PXI机箱、模块化仪器和软件组成的。LabVIEW软件是PXI设备的灵魂,而模块化硬件是可选、可更换、可升级的。现在,模块化仪器的性能已经堪比传统仪器,而且仅NI提供的模块数量就超过600种之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购。由于采用了商业技术,PXI系统的硬件性能享受摩尔定律带来的好处,用户可以随时以低成本来升级自己的系统。

与模块化手机不同的是,PXI系统的用户是专业的用户,他们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完全有能力来定制自己的设备。另外,与智能手机相比,测试和控制系统要昂贵得多,模块化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显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向更多应用领域挺进,射频测试是重点

在主题演讲中,NI工程师介绍说,PXI技术目前正向两个方向扩展:实时测控和射频测试。在实时方面,PXI总线具有低延迟的特点,PXI背板集成了定时及触发特性,支持精确的模块间同步,并且PXI平台将FPGA技术融合进来,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在射频测试领域,NI在过去的几年内发布了多款射频仪器,覆盖的频率范围越来越接近传统仪器。得益于LabVIEW RIO架构的优势,在测试速度,灵活性等方面,基于PXI的仪器提供了传统仪器所不具备的性能。

NI的矢量信号收发仪(VST)是NI在射频领域取得的成就的代表之作。矢量信号收发仪结合了矢量信号分析仪、矢量信号发生器以及用于实时信号处理和控制的用户可编程FPGA。2012年8月,NI发布全球首台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NI PXIe-5644R。它采用以LabVIEW RIO为中心的架构,用户可以使用LabVIEW来定制开放的、基于FPGA的硬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2014年3月,NI又推出了具有200 MHz RF带宽的矢量信号收发仪NI PXIe-5646R(http://www.eechina.com/thread-128068-1-1.html),可进行IEEE 802.11ac、160 MHz WLAN和LTE Advanced等最新的无线通信标准的测试。

NI公司PXI和仪器研发部全球副总裁Robert Canik介绍说,FPGA是软件定义的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NI的VST实现了仪器驱动的FPGA扩展。有了FPGA,用户无需为新的测试需求去采购新的仪器,而仅需修改FPGA代码即可。NI丰富的软件工具包也覆盖了多种无线通信协议,满足最新的射频测试需求。

NI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合建的5G实验室(http://www.eechina.com/thread-129337-1-1.html)是NI在射频领域所做努力的另一重大体现。包括大规模MIMO系统等在内的5G关键技术的科研项目将在该实验室展开。NI中国市场部经理徐赟介绍说,该联合实验室的5G研究项目目前处于验证阶段。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频率更高的毫米波频谱,所以它对仪器的性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向更多城市推广,加强本土服务

随着PXI技术理念的深入普及,NI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策略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往,NI仅在一个城市举办PXI TAC,今年则将该活动延伸到上海、深圳、西安和北京四个城市,其目的是为了加速PX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此外,NI也加强了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服务,设立了中国服务中心。该中心提供维修、校准和现场安装调试等服务,极大方便了国内用户。例如,过去的板卡维修需要将产品寄回美国,而现在可以在中国服务中心完成,维修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的一个月缩短到了10天左右。徐赟介绍说,目前有80%的板卡可实现本地维修。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期待NI未来将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创新工作,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产业升级。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012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