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充电对手机电池是否有害?

发布时间:2014-1-12 08:39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充电 , 手机 , 电池
这两年无论是网上还是报纸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手机电池爆炸的负面新闻,有很多说是手机电池长时间充电导致充电器&电池发热而爆炸,那么问题来了,长时间对手机进行充电对电池活着手机本身是否有害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索下手机长时间充电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将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聊天,购物,上网。凡事有利有弊,在功能机时代一部满电的手机日常基本保持在3天左右,而在智能机时代可就大不一样了,虽然[url=]电池[/url]从最初的800毫安提升到了2000、3000甚至4000毫安,但伴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快速增加以及使用频率的不断提升,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可谓是每况愈下,总之逃不出一天一冲的命运,外出旅游,公务出差,不随身带个移动[url=]电源[/url]心里就显得不踏实。

既然电池不给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电池技术没有发生突破性发展的情况下,日常续航时间也基本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只能靠自己充电勤快点来满足使用需要了。

这两年无论是网上还是报[url=]纸[/url]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各种[url=]手机电池[/url]爆炸的负面新闻,有很多说是手机电池长时间充电导致[url=]充电器[/url]&电池发热而爆炸,那么问题来了,长时间对手机进行充电对电池活着手机本身是否有害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索下手机长时间充电的问题!

测试工具:

  • 电器功率测试仪

  • 手机直充充电器

  • 手机座充充电器

  • [url=]数码[/url][url=]相机[/url]座充充电器


测试方法:使用功率测试仪依次测试

  • 手机直充空闲时、充电时、充满后的功耗

  • 手机座充充空闲时、充电时、充满后的功耗

  • [url=]数码相机[/url]座充充充空闲时、充电时、充满后的功耗


首先是手机座充空闲时的功耗:0.0W

3.jpg

手机座充充电时的功耗:3.3w

4.jpg

手机座充充满后的功耗:0.0W

5.jpg

手机直冲空闲时的功耗:0.0W

6.jpg

手机直冲充电时的功耗:4.5W

8.jpg

手机直冲充满后的功耗:0.0W

9.jpg

数码相机座充空闲时的功耗:0.0w

10.jpg

数码相机座充充电时的功耗:0.0w

11.jpg

数码相机座充充满后的功耗:0.0w

13.jpg

总结:通过以上测试,我们可以很肯定的得出一个结论,即便是长时间对数码设备进行充电对电池和机器都没有影响,充电完毕,充电器的IC电路会自动切断电流输入。而且现在的锂电池设备一般都设有双重保护,第一重是机器内部的电源管理芯片,第二重是电池的保护板。即使电源管理芯片失去作用,电池的保护板也能防止过充,保护电池。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长时间充电也不会引起电池爆炸等严重后果。

14.jpg

从手机充电器的简[url=]单电[/url]路图可以看出,充电设备在完成充电后,IC电路会自动判断并切断电源输入,但是由于许多充电设备拥有LED指示灯,即便是断开转换输出后,还是会保留极小极小一部分电流用于LED显示(单个算电力损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成万上亿的设备算在一起也是一[url=]笔[/url]不小的电力浪费),因此长时间充电虽然不会对数码设备、电池造成损坏和影响,但作为节能环保人士的我们,在冲完电的情况下还是把充电器及时拔下来O(∩_∩)O~!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2560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fdjlz78 发表于 2014-1-12 16:21:34
chenyuanzhi1989 发表于 2014-1-12 23:15:09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