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罗德与施瓦茨:值得学习借鉴的公司

发布时间:2013-11-22 16:00    发布者:老郭
关键词: 罗德与施瓦茨
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如果说德国是欧洲经济的擎天柱,那么我们可以说,这跟擎天柱正是由像罗德与施瓦茨这样坚实的公司构成的。

中国人推崇“宁静致远”,罗德与施瓦茨可谓是致远的典范。

当然,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赞扬一家德国企业,而是希望借鉴一下这家企业的品格 -- 当前我们很多人、很多企业所欠缺的那种品格。

罗德与施瓦茨最突出的品格之一就是立足长远。长远的眼光、长远的规划保证了这家企业的长远发展。

1933年,罗德(Lothar Rohde)博士和施瓦茨(Hermann Schwarz)博士创立了罗德与施瓦茨公司。80年来,该公司在射频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一家家族式的私营企业,罗德与施瓦茨放眼长远,不被短期的眼前利益所局限,因此能为客户提供持续、可靠的产品技术。

1.jpg
Lothar Rohde博士和Hermann Schwarz博士(图片来源:elektronikab2b.pl)

在本届中国电子展上,笔者与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部的分销经理张晓帆先生进行了交流。张先生说,罗德与施瓦茨专注无线通信技术,在射频、微波领域全球领先。在GSM手机时代,由于GSM是欧洲标准,罗德与施瓦茨占据了优势,其第一款CMU200手机综合测试仪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目前,罗德与施瓦茨的新一代手机综合测试仪CMW500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罗德与施瓦茨全球员工总数约9300人,年营业额20亿欧元。

张先生提到的一件值得思考的事实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坚持不上市。公司上市的好处是,它可以通过融资实现快速扩张,但弊端是公司会受到资本的影响甚至控制。也许罗德与施瓦茨因为不缺钱而选择不上市,但最关键的考量还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计划不受外界干扰。张先生举了一个例子:罗德与施瓦茨曾经为了开发一款示波器芯片而投入了数千万欧元的经费。如果是上市公司,这样的资金投入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股价,因此很难获得董事会的通过。私营公司则没有类似的羁绊,这允许它在研发上随意投入。总体上,罗德与施瓦茨每年将15%以上的净收入用于研发。

除了保证研发投入,私营公司在产品质量、员工待遇方面也更具自主性。与上市公司相比,私营公司可以没有极力降低成本的压力。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所有的产品都是自己生产,而不是采取外包的形式,这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因为不用考虑外部股东的利益,罗德与施瓦茨为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待遇,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保持了员工的高忠诚度。

张先生介绍说,罗德与施瓦茨于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目前在华员工约350余名,营业收入3亿多欧元。

在中国市场,2008年之前罗德与施瓦茨一直采取直销而非分销的方式。不过近几年,公司自身的人力已经无法应付业务的扩张,他们将两万欧元以下的经济型产品实行分销。张先生介绍说,分销的形式更适合一些通用电子测量产品;相比之下,分销商更了解分布于各个行业的客户的需求。为保证客户服务,罗德与施瓦茨对分销商进行定期培训并配备支持工程师。

与安捷伦公司的拆分相比,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策略非常稳健。过几年,如果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德国的私营公司罗德与施瓦茨和美国的上市公司安捷伦(那时它肯定不叫安捷伦了)这两个老对头,那肯定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2364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