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FPGA,怎样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发布时间:2013-7-16 11:16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国产 , FPGA
作者: 张迎辉

FPGA发展历史上,前后共有过超过50家厂商,在国外目前剩下不到10家,除赛灵思和ALTERA两家持续不断地军备竞赛,其它的都有着各自固守的市场定位。即使是有新进入者,例如受英特尔新工艺支持的新创FPGA公司Achronix,也是直奔高端应用而去。

在国内也有好几家IC设计公司瞄准了FPGA芯片,作为国内目前唯一的FPGA芯片量产厂商,京微雅格又新推出了整合了ARM Cortex-M3的FPGA芯片,其特别的设计与定位,瞄准了与国际领先FPGA厂商不同定位的利基市场,值得业界关注。

京微雅格产品经理姜承湘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过去京微雅格的芯片工艺CME-M5系列代工伙伴是台积电,封装测试在矽品。今年下半年9月或10月间将发布的CME-M7系列,会采用55纳米的工艺,整合了ARM Cortex-M3处理器内核和大容量FPGA,达到了SoC级芯片的规格。

通用型内核,让工程师容易上手

他透露,这颗芯片的SoC芯片的设计虽然也是集成了处理器内核,但跟赛灵思等厂商的的FPGA芯片有一定的区别。

“他们是在FPGA芯片中嵌入处理器IP核,会占用FPGA芯片本身的逻辑资源。从开发环境来讲,一定是会有自己的开发环境,并且哪家都还不一样。”姜承湘说,“M7内嵌的是Cortex-M3内核,指令集都是通用的,所以其开发生态环境要好很多,因为在业界懂ARM的工程师还是很多的,大都很熟悉这一块的开发。”

之前京微雅格的M5、M1系统,嵌入的是8051的处理器内核,懂8051的开发工程师就更多了。因此京微雅格的产品在工具使用上,让工程师额外的投入就很少,很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上手使用了。

与国外厂商做差别定位,会瞄准哪些应用领域?

国外几家FPGA厂商已经推出了很多代的不同产品,不论是在高端还是中低端领域,都有不同的芯片,并且他们还有着丰富的IP,可以帮助客户去应对不同的市场应用。那作为一家国产FPGA厂商,能够在哪些领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呢?

姜承湘对此也表示认可,即使是国际厂商,也推出了整合硬核的FPGA芯片。但他同时也分析指出,国际厂商新推出的集成ARM处理器内核的SOC芯片,大都是非常高端的应用。例如在集成双核A9内核的芯片,其查找表就从20几K起步。但目前在一些工控或医疗的应用中,并不需要用到这么高性能的FPGA芯片。因此在一些中端的市场应用,没有相应的芯片去应对。

同时,这一类的市场也不一定就是他们重视的市场。他分析说:在以前,CPLD也是赛灵思的市场,但后来这一块的利润降下来之后,CPLD就成为了Lattice为主,后者的企业规模较小,投入到CPLD刚刚好,但对于赛灵思来说,就显得利润太低,没必要那么关注。

他认为,新起来的FPGA公司,要选择大厂商比较“薄弱的”环节去做。目前的市场机会主要还是在一些工控领域、车载检测和显示控制领域。“M7主要增加了更多的USB 2.0、串口和CAN 总线接口。在内置两个CAN总线接口,用户可以设计到车载应用或做车载检测的产品。”

市场早有厂商推出了M3内核的微控制器,M7与之相竞争,又有哪些机会呢?姜承湘介绍,FPGA+M3内核与集成M3的微控制器相比,有着更好的实时信号处理的能力,例如在舞台灯光应用场景中,LED灯大屏控制中使用了很多的电机,包括步进电机、两相和三相的电机,其中的PWM电路非常多,一般的微控制器是控制不了这么多的PWM的。

传统上,工程师会用一颗要求不太高的主控芯片(8051或M3内核)再加上一颗FPGA芯片,同时驱动多路的PWM。这种情况下,一颗M7芯片就完成了两个芯片的功能,可以帮客户节省成本和板面积,方案设计也更简洁。

他总结道,微控制与FPGA相结合的应用领域,就是京微雅格看好的市场。军工领域也是国产FPGA芯片瞄准的一个市场。当初公司在硅谷创立时,也是定位高端,但发现芯片的最好应用环境还是在中国国内,因此移师北京改名京微雅格,同时也将产品定位进行了调整。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734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asyou 发表于 2013-7-17 09:54:56
军用吧~~~~~
leasor 发表于 2013-7-26 16:50:19
中国每个初创的ic公司都会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2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