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仅27%最终连接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3-3 22:16    发布者:1640190015
关键词: 智能电视 , 互联网
  电视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真正深入生活尚需时日。
  来自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平板电视整体销量达到4200万台,其中智能电视销量达800万台,智能电视消费市场认知度高达96%。但同时,iSuppli 公司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销售的所有电视机中,只有27.5%最终连接到互联网,而据中怡康估算,中国智能电视活跃度目前仅为15%左右,这也就表明我国拥有智能电视的消费者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智能的乐趣,还停留在传统电视使用阶段。
  电视追随手机智能化路径
  评价智能电视的使用情况主要有两项指标:一是激活率,指智能电视接通网络的情况;二是活跃度,指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在中怡康黑电研究总监彭显东看来,目前智能电视之所以激活率和活跃度低,是因为消费者觉得电视应用不丰富,体验不方便。
  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彩电企业在操作系统及软件升级方面越走越远,正在追随着电脑、手机智能化的路径。
  提起电脑、手机,大家首先会问的就是:“多少‘核’的?”在网络、人机交互、新型显示、云计算、芯片等新技术刺激下,彩电业也在2012年进入泛IT化时代。2013年伊始,康佳抢先进行六核(双核CPU+四核GPU)升级。康佳的六核驱动不但利用双核CPU运算,作为显示卡的“大脑”,四核GPU也使得画面更清晰,色彩还原更逼真,搭载的Android 4.2系统也是首次应用于智能电视上。
  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TCL携全球最大的110英寸4K×2K四倍全高清3D电视、全球最薄的LED电视、触控板ICECREEN等诸多创新产品亮相,并在全球第二家推出了基于Google TV 3.0的超智能电视MoVo一体机和机顶盒产品。
  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绝大多数智能电视产品还只是在仿照甚至照搬手机的智能化路径,简单移植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系统,没有针对电视进行系统优化,陷入了两难的处境,内容与服务上拼不过个人电脑,操作便利上拼不过智能手机。这是需要国内彩电企业注意的问题。
  画质比拼仍是硬道理
  2013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中日韩彩电品牌占据了主会场。大尺寸、4K、OLED成为彩电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词。
  CES展上,包括三星、LG、索尼、夏普、TCL、海信在内许多彩电品牌都推出了号称世界最大的101英寸电视产品。尺寸的无限大是彩电企业追逐的永恒的方向。

  4K是指分辨率相当于全高清约4倍的影像,配备4K分辨率面板的电视机就是4K电视(在美国也被称为“Ultra HD”电视),4K技术有望提高电视的本质魅力——画质。

  技术方向上,日本彩电企业继续坚持以画质为本的日本传统路线,典型代表是夏普和索尼。他们强调显示的色彩、清晰度、视频处理技术和音频技术,这是电视曾经最核心的品质,夏普和索尼在60英寸以上的电视上强调4K甚至8K,屏幕的像素感进一步降低,甚至接近印刷品的精细感觉。CES展上,夏普推出了世界首台8K分辨率的电视产品。

  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则主攻代表着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在OLED面板的开发方面,韩国彩电企业在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上游产业资源都要明显超过日本彩电企业。CES展会上,LG、三星都推出了曲面OLED电视屏幕。LG方面表示,今年3月将实现OLED彩电的量产和销售。

  而与此相对,中国电视企业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彩电企业中年度销售量超过1500万台的只有三家:三星、LG和TCL。有关专家表示,在世界彩电格局向中国偏移的同时,国内彩电业全新的“雁阵格局”也正在形成。国内彩电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彩电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经营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105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基于CEC1712实现的处理器SPI FLASH固件安全弹性方案培训教程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