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与系统设计的演变 - NIDays 2012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盛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2-12-6 11:1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NIDays , 仪器 , 图形化系统设计
由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举办的“NIDays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盛会”中国站于11月16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圆满落幕。今年NIDays的主题是“仪器 • 变革进行时”,吸引了近千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工程师,展示了NI在测试测量、控制和设计领域的创新技术。

会议以“面向21世纪的系统级设计”这一主题演讲拉开序幕,东亚区副总裁Ajit Gokhale先生、NI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大庞先生、NI射频与微波测试经理Erik Johnson先生及NI中国技术市场工程师们向与会者全方位展示图形化系统设计的优势,以及众多本地客户的最新应用和成功案例。与此同时揭开数款革命性产品,包括拥有全新的模板及项目范例的LabVIEW 2012,基于FPGA、软件自定义、支持802.11ac和LTE/LTE-A测试的全球首款矢量信号收发仪(PXIe-5644R)以及用于高性能嵌入式测量与数据记录应用的CompactDAQ独立式机箱(cDAQ-9139)。

1.jpg
NI工程师在主题演讲中讲解射频领域的图形化系统设计

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Gokhale先生强调说,NI的宗旨是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简化他们的创新过程。30多年以来,NI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各种工具来提高效率、加速创新和探索。不管是虚拟仪器还是图形化系统设计,这一点都没有改变:把一些通用的技术以模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通过软件简化其应用。

陈大庞先生于1998年创立了NI中国分公司,引领并见证了虚拟仪器在中国测试测量与控制领域的兴起。陈先生认为,全世界工程师的共性大于差异,在其他地区成功的做法在中国也行得通。他说,当年也有其他公司提出了与虚拟仪器相似的概念,但NI的虚拟仪器成功了,主要的原因是NI的坚持不放弃和工程师用户的厚爱。NI亚太区市场总监朱君补充说,LabVIEW也是一个耐心与坚持的成功范例。NI LabVIEW是1986年诞生的,但直到1996年才收回投资成本,NI公司在这10年内一直为LabVIEW持续投资。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耐心就不可能有现在LabVIEW的成功。

提到LabVIEW,陈大庞先生表示真心感谢客户的支持。他说,早期的LabVIEW功能不像现在这样完善,甚至连undo功能也没有,用户出错后需要从头再来。但很多工程师太喜欢LabVIEW了,他们竟然容忍了大概8年没有undo的日子。

Erik Johnson先生就NI的全球首款矢量信号收发仪(VST)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NI在过去15年内推出的各种模块化仪器都在延续着摩尔定律的发展:仪器变得更小、性能更高,同时不断降低每个仪器客户的使用成本。今年VST的推出也继续遵循这重要的三点。Johnson先生说,VST有两个重要特点。首先,它在一台仪器里面集成了矢量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高速度数字I/O以及FPGA,形成了一个小巧的PXI模块化仪器。其次,这个VST集成了一块用户可以编程的连接。NI将FPGA的开放性完全提供给了用户,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IP,实现自己IP的设定,保护自己的IP甚至实现自己的创新和算法。

NIDays全天活动共分为五大专题(包括LabVIEW编程技巧、自动化测试与测量、嵌入式控制与监测、行业应用专题和射频应用专题) ,20余场技术讲座,两大实践动手专题课程,近50个热门产品的应用展示,让与会者感受到了最新的测控技术趋势和NI最新发布的产品,涵盖汽车、电力能源到国防与航空航天等五大领域。

射频通信领域是NI近来十分关注的一个方向。今年的NIDays设置了射频应用专题和射频应用展示区,并且组织了一场题为“射频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的专家访谈,邀请了来自学术界、科研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我国在射频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畅谈不断革新的射频通信仪器对该领域自主创新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深远影响。

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邵辉说,对于新的通信协议,我们往往没有成型的设备来对它进行测试,需要先用仪器进行仿真,再用仪器进行产品测试,测试与协议标准制定需要同步进行。VST的驱动程序对用户开放,这一点非常有价值。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级高工段晓辉说,他们在研发三网融合NGB宽带接入技术HINOC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国外仪器没有支持HINOC的,而可定制仪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旸说,该中心购置的设备需要二次开发和整合,否则他们的学者、创业者用户无法对新技术进行评估。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灵活性与高性能相结合才能满足有“疯狂”想法的学者们的测试需求。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说,兼容、可扩展的测试仪表和可研发的测试系统非常重要,它为“非主流”的技术研发者提供了有效的测试平台。

2.jpg
“射频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专家访谈现场

此次的NIDays是NI的第14届年度大型技术盛会。十几年来,NI公司不断推出助力研发人员创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明年NI公司会带给我们哪些好用的新工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253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PIC18-Q71系列MCU概述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