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技术达人细说51 单片机系列

发布时间:2012-11-15 17:33    发布者:xydedu118
关键词: 51单片机
MCS — 51 单片机系列
按工艺划分:
◆ HMOS 工艺产品:如 8031 、 8051 、 8751 等;
◆ HCMOS 工艺产品:如 80C31 、 80C51 、 87C51 等;按 ROM 的类型划分:
◆ ROM 型产品、
◆ PROM 型产品、 8051
◆ EPROM 型产品、 87C51 、 87C52
◆ Flash 型产品: AT89C51 、 AT89C52
(二) MCS —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一、 8051 微处理器 CPU
◆ 1 、运算器 :由算术逻辑单元 ALU、累加器ACC、B寄存器、两个暂存寄存器、程序状态寄存器组成 PSW ; 8 位,可以进行算术云算(加,减,乘,除,乘除运算与寄存器 B 有关)、逻辑运算及移位运算等。
◆ 2 、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 IR 、指令译码器 ID 、定时及控制逻辑电路、程序计数器 PC 组成,使单片机的运行控制中心。
PC 的结构与功能: 16 位的程序寄存器,控制程序的执行。
IR , ID 的功能;
二、 8051 的片内存储器
◆ ROM : 4KB ,地址 0000H--0FFFH (使用时)
◆ RAM : 128B ,地址 00H--7FH 三、 8051 的 I/O 端口电路
四、定时器 / 计数器: 2 个 16 位的定时器 / 计数器
五、中断控制系统: 5 个中断源,其中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 / 计数器中断、 1 个串行口中断。
六、串行口: 1 个全功能异步串行口
七、时钟电路:在时钟电路的外部添加晶振及电容就可以组成完整的震荡电路,为系统工作提供时钟。
八、总线:通过内部总线把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 MCS-51 单片机的信号引脚
一.引脚简介:
输入 / 输出口线:
◆ P0 口:地址 / 数据复用口
◆ P2 口:高 8 位地址口
◆ P1 口:一般 I/O 口
◆ P3 口:一般 I/O 口、第 2 功能口(串行口)
口及口线的表示方法: P0 、 P1 、 P2 、 P3 ; P1.0 、 P1.1
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用于外部存储器或 I/O 端口总线访问的同步控制,从而使总线上的地址 / 数据信号有序的流动。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当 PSEN 信号为低时表示对外部程序存储器进行访问。
RST :系统复位信号,该引脚上的高电平(两个时钟周期以上)会使系统进入复位状态。
XTAL1 、 XTAL2 :外接晶振引脚
VSS 、 VCC :地、电源
二. 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1). P3 口的第二引脚功能
RXD(P3.0) :串行数据接收端 TXD(P3.1) :串行数据发送端
/INT0(P3.2) :外中断 0 申请信号输入端
/INT1(P3.3) :外中断 1 申请信号输入端
T0(P3.4) :定时器 / 计数器 0 计数输入端
T1(P3.5) :定时器 / 计数器 1 计数输入端
/WR(P3.6) :外部 RAM 写选通
/RD(P3.7) :外部 RAM 读选通
PROG(ALE) :编程脉冲输入端
Vpp(/EA) :编程电压加入端
VPD(RST) :备用电源输入端
三. 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
地址总线: P0 : A0~A7 , P2 : A8~A15
数据总线: P0 : D0~D7
控制总线: /WR 、 /RD 、 /PSEN 、 ALE 、 /EA
四) MCS--51 单片机的时钟与时序
一、时钟方式:
1 )、内部时钟方式:
2 )、外部时钟方式: XTAL1 — GND , XTAL2 —外部时钟信号
二、时序信号:
◆ 晶振周期: T0
◆ 状态周期: 2T0 ◆ 机器周期: 12T0
◆ 指令周期:至少 12T0
三、 8051 的取指与指令的执行
(一)、单周期指令
(二)、双周期指令
(三)、多周期指令

  技术顾问:安老师。电话:15813882609 QQ:122330119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160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lsx435372 发表于 2012-11-16 20:54:46
嗯。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想要避免发生灾难,就用MPLAB® SiC电源仿真器!
  • 为何选择集成电平转换?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