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资助研发 DNA 硬盘项目,目标三年内建成微型数据存档工厂

发布时间:2024-7-15 16:5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DNA硬盘
来源: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立陶宛基因科技公司 Genomika 联合考纳斯理工大学超声波研究所 (KTU URI) 等合作伙伴,正在推进名为“DNA 微型数据自主归档工厂”(DINAMIC)的项目,目标是在三年内研制出以 DNA 为存储介质的新型数据存储器。据考纳斯理工大学发布的消息,全球范围内都在寻求“可靠、高密度、可持续且经济实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DINAMIC 项目获得了欧盟委员会创新委员会 (EIC) 先锋计划的资助,该计划旨在帮助企业开发颠覆性的新技术。Genomika 创始人之一 Ignas Galminas 表示,DNA 存储不仅可以解决空间问题,还能减少数据中心冷却的用水量,降低对用于制造固态硬盘 (SSD) 的稀土金属的需求,并提高数据归档的可靠性和长期保存能力。

2023 年,全球数据总量达到了惊人的 120ZB (IT之家注:Zettabyte,相当于 12 亿 TB),足以填满 1.5 亿个 8TB 的 M.2 NVMe SSD。随着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呈指数级增长,预计这个数字每年还将增长超过 20%。这意味着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方法来长期存储所有这些数据,而不用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

“在这样一个全球数字化的社会里,每年都会产生和使用越来越多的数据,” KTU URI 主任 Renaldas Raišutis 教授表示,“传统的存储中心消耗了全球 1.5% 的电力,每年排放 2 亿吨的二氧化碳。”

DINAMIC 项目将目光投向了 DNA 这种含有生命遗传指令的生物分子,希望借此解决数据存储难题。该项目旨在构建一种新型存储驱动器,利用 DNA 的四个碱基 (C、G、A、T) 来替代现有的 0 和 1 的存储方式。

“DNA 存储库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内存储大量信息,这比传统的数字存储介质要紧凑得多。此外,DNA 在长期信息存储方面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aišutis 教授补充道。

Genomika 联合创始人 Lukas Žemaitis 博士也表示,DNA 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和优化,天生就适合存储信息。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大自然的力量来为己所用。

DNA 数据存储可能会首先应用于医疗领域,因为医疗数据需要在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存储和调取。然而,这项技术还有更大的潜力,它还能帮助企业降低功耗和数据存储的冷却需求,从而显著减少碳排放。

需要注意的是,三年的研发时间只是一个预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6521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