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ho入选Gartner"2023企业低代码应用程序平台魔力象限"有远见者

发布时间:2023-1-10 15:25    发布者:科技新思路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最为严苛的评价标准,音乐奖有格莱美、电影类有奥斯卡,文学界有诺贝尔,科技行业这个标准毋庸置疑给到了Gartner。每年,Gartner发布的细分行业魔力象限都成为了各大科技公司重点关注的调研报告,一则看看自身是否上榜,二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竞对厂商实力。

  2023年企业低代码应用程序平台魔力象限报告如约而至,Zoho旗下低代码平台产品Creator顺利入围"有远见者象限",这不是Zoho第一次入选该报告,早在2019年、2020年,Creator就分别进入过挑战者象限、有远见者象限。

  本次,我们也看到了其他耳熟能详的公司上榜,比如微软、Salesforce、甲骨文,国内阿里巴巴、华为也进入了利基玩家象限。

  "百里挑一",什么样的低代码厂商有参评资格

  2014年,Forrester率先提出低代码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内涵日益丰富,目前主要指通过抽象、最小化或替换开发中所需的编码来快速开发和部署自定义应用,并且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用于开发完整应用程序的低代码功能(例如带有脚本的模型驱动或图形编程方法);

  • 支持开发由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组成的应用程序;

  • 简化应用程序测试、部署和管理。

  厂商想要获得Gartner参评资格,需要达到以下标准:

  • 每一位LCAP(Low-Code Application Platform)供应商,需要展示其低代码应用平台特定定价的市场进入策略;

  • 提供具有无代码和低代码功能的LCAP产品;

  • 提供针对企业级项目的低代码应用平台,可以支持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安全访问应用程序;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通过API或事件主题访问应用程序逻辑或数据。

  除了市场和技术标准外,每位参评的厂商还必须满足Gartner在许可/或订阅收入占比、增长方面的要求;国际业务也需要在规定的几个区域内拥有直接客户,今年的评审规则进一步对厂商财务状况、客户采用率和开发者使用情况之间做了平衡。

  Zoho Creator的入围理由

  本次,Gartner将Zoho评定进入有远见者象限,给出了以下四点理由:

  • 性价比高

  "Zoho Creator平台是Zoho用于自定义工作流和应用程序的低代码应用平台,也被其SaaS客户用于增强解决方案。 它通过统一分析和流程分析等云原生功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对那些关注性价比的用户尤为重要。"

  • 产品成熟

  "Zoho Creator是一个成熟的平台,支持多种开发人员角色,用于多体验应用程序开发和业务流程。它提供了图形过程、数据和UI设计器以及低代码应用程序开发语言Deluge,以及对Java,JavaScript,XPath和Node.js的支持。

  • 大限度消除了技术门槛

  "Zoho提供对企业级功能的低成本访问,例如多区域和多云/本地部署和备份、垂直和水平自动缩放以及丰富的应用程序性能监视。此外,它还计划增加必要的治理能力,以建立开发人员护栏来管理融合团队。"

  • 产品创新

  "Zoho围绕数据的AI支持提供了LCAP创新,并通过无服务器函数进行专业代码开发的可扩展性。流程蓝图功能表明了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低代码开发功能的合并。与许多其他LCAP相比,Zoho的路线图是广泛的,解决了自动化(包括RPA)、多体验(包括增强和虚拟现实)、协作、测试和治理。"

  • 商业模式

  "Zoho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拥有很多技术资产,还有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

  我们可以看到,低代码正在被全球各个地区、多种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广泛运用。它能够自动化关键业务流程、简化工作流程并做出更好的决策,让公民开发人员、中央IT专业人员等各种角色都能从中受益。根据Gartner的预测:"LCAP细分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将扩大到14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26.4%。除了特别复杂的应用场景外,LCAP可以为企业提供快速的应用程序交付。"

  Zoho Creator自2006年推出后,目前已更新至6.0版本,服务了全球600万的用户。在现今技术水平的支持下,Creator平台的核心旨在通过授权组织内的不同角色构建端到端业务解决方案,将高度定制的应用程序与深度上下文集成和成熟的分析引擎相结合,从而实现应用程序开发的民主化,并且随着能力的提升,帮助企业逐渐弥合IT 和业务之间的差距。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0924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无线充电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教程3
  • 了解一下Microchip强大的PIC18-Q24 MCU系列
  • 5分钟详解定时器/计数器E和波形扩展!
  • 安静高效的电机控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