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潘建伟:“墨子号”已满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

发布时间:2019-3-11 10:16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墨子号 , 量子通信
来源:中新社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10日表示,“墨子号”性能不断改进,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大概在过去两年当中提高了40倍,现在一秒钟能够传送40万个密钥,已能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吴为山、潘建伟、霍启刚、石红谈新时代政协履职。图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答记者问。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当天举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潘建伟作上述表示。

潘建伟介绍,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超远距离星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时在空间尺度开展严格意义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验证。

谈到未来打算,他表示,希望把相关成果推向实用化。由于目前“墨子号”只能在晚上工作,未来希望能够研制一颗中高轨卫星,使其全天候工作,确保在更长时间里产生密钥,满足业务化运行的信息安全传输需要。

潘建伟提到,公众常常对量子科技会有两方面疑问:一是它本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如何?二是在推向实用过程中,这项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他解释,其实今天每个人用的手机、电脑等都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成果,所以其科学性经过近百年的证实已经很好地建立,只不过大家不太了解,所以有疑虑。

他说,去年,在全国政协安排下,他为科协界别委员做了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讲座,效果不错。尽管委员来自不同领域,但都对量子科技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还建议,要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6118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