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编程技巧之3:揭开编译器神秘面纱之程序优化

发布时间:2014-9-1 14:57    发布者:看门狗
关键词: C语言 , 编译器 , DSP , 存储器
作者:paradoxfx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在二三十年前人们刚开始使用C语言代替汇编进行开发的时候,因为当初的处理器/控制器性能很弱,而编译器的能力也有限,所以形成了一些C语言编程效率不高的印象。但是今天的硬件性能已经非常强大,而编译器的能力也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熟练掌握汇编编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编写的汇编代码的效率已经很难超过编译器从C语言转换出来的汇编代码了。

  如果我们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的话,编译器除了可以把我们的加减乘除这样的操作转换为ADD、MPY以及相关的寻址、寄存器操作外,还可以在编译产生汇编代码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优化的过程要根据器件的特点与指令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所以在不同的器件上同一段C代码优化产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但是其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甚至是不同公司的编译器,在优化选项和优化效果上面也是基本一致的。在CCS软件的编译器中,我们可以使用的基本的优化级别有5级,如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别名就是我们在编译器选项中实际使用的名字,因为字体的原因,看起来可能会有混淆,以-O0为例,其中的第一个是字母O是大写的字母0,表示优化Optimization,而不是阿拉伯数字的0;第二个才是是阿拉伯数字中的零,用数字表示优化的序号或者说优化的程度。

1.gif
2.gif
3.gif
4.gif

  根据需要,我们可以选择需要的优化级别,例如可以选择优化代码的尺寸,从而减小代码占用的存储器空间;一般情况下使用-O2或者-O3可以实现在代码运行速度、代码占用的存储器空间和编译速度几个因素之间的最优化。但是优化也是有一定的代价的,首先编译的时间会随着优化级别的提高而增加;其次如果我们的代码不够严谨,可能会产生意外的结果,例如某些看起来没用的变量直接被编译器给“忽视”了,但是我们本来保留它可能是有目的的,例如用来做为调试用的变量,结果它被优化掉了而失去了意义,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C语言关键字告诉编译器,这个变量用在这里是有其它目的的,不能把它给优化掉,等等;这些以后可以详解。

  关于优化的更多细节,大家可以参考一些有关高效编程的书,因为编译器虽然可以对代码进行优化,如果我们的代码写的太烂,编译器估计也要吐血了。。。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245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