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DAS汽车技术销售额有望劲增60%

发布时间:2011-10-12 17:19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ADAS , 驾驶辅助
政府针对驾车者与汽车安全的相关规定,促进市场增长

作者:Jeremy Carlson

据IHS iSuppli公司的汽车研究专题报告,在各国政府汽车安全法规的大力推动下,全球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市场的销售额今年将增长近60%。

2011年,来自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车道偏离警告(LDW)和侧面物体探测(SOD)等三大ADAS技术的营业收入,将合计达到16.5亿美元,比2010年的10.5亿美元大增57%。明年增长势头将更为强劲,增长率将上升到63%,合计营业收入将增加到26.9亿美元。

到2015年,由上述三种技术构成的ADAS市场将达到62.1亿美元,如图3所示。该预测中不包括来自其它许多正在发展的ADAS技术的潜在营业收入,如停车辅助系统、夜视与驾车者监控技术,这些技术都处于不同的布署阶段。IHS公司认为,未来几年这些技术有可能大幅提高总体ADAS市场的营业收入。

image003.jpg

ADAS是基于传感器的系统与技术,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进而传感器向驾车者提供建议,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这些传感器采用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形式,可以布署在汽车上的任何一个位置,包括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有些传感器驾车者可以看到,但多数都嵌入在汽车及其系统之中。

各国政府和驾车者都认识到,必须降低汽车事故的频率和严重性,因此ADAS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2010年光美国警察就报告了大约550万起交通事故,其中超过3.3万人死亡,220万人受伤。由于ADAS应用可以降低多数事故类型的发生频率,所以各国政府要求安装某些得到验证的ADAS技术,将其作为汽车中的标准配置,希望以此来保护驾车者、乘客、行人和其它道路用户。

例如,在几个月之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韩国的所有汽车都将安装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侧滑。同时,美国已要求安装压力监测系统,不久韩国和欧洲等其它市场也将采取同样的措施。各国政府还在继续评估具有潜力的新技术,以预防为主,提高道路安全性。

ADAS技术通过特殊动作提高安全性

ADAS技术可以采取的动作,包括被动式警报或者复制信息,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者道路情况。但是,对于最新一代ADAS设备来说,主动式干预也很常见。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ADAS技术是自适应巡航控制,采用激光或雷达系统来探测前面是否有车及其车速,扩展了原来的基本巡航控制功能。如果ACC发现前面有车而且速度较慢,该系统就调整速度以保持安全距离。

作为一种平台,ACC拥有很大的长期潜力。通过添加撞车警告、减缓力道和与避让等应用,它可以应对许多事故类型。预计2011年ACC市场营业收入将从2010年的7.01亿美元增长到9.92亿美元,明年将达到15.7亿美元。

另一个普遍使用的ADAS平台是前向摄像头传感器,支持车道偏离警告等技术。LDW监测汽车在车道内的横向运动,当汽车可能超过车道线时,向驾车者发出警告。LDW系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驾车者打盹、疏忽或其它可能分散驾车者注意力的因素所造成的危险。

作为当今领先的横向控制应用,LDW也具有长期潜力,各种附加应用可以使前向摄像头平台具有多种用途而且可以扩展。2011年LDW营业收入预计将达2.27亿美元,而去年是1.16亿美元,预计2012年达到4.09亿美元。

侧面物体探测是新兴的ADAS应用,由于多数驾车者都会直观地理解其重要性,所以它将得到青睐。SOD也被称为盲点探测系统,这在车辆横向运动时非常有用,比如美国道路上常见的并线。预计2011年SOD营业收入将从去年的2.32亿美元上升到4.29亿美元,明年将扩大到7.07亿美元。

几家OEM厂商是ADAS领域中的先驱,并在继续引领该领域的发展。多数OEM厂商现在都参与了对当前及未来技术的研究,包括奥迪和大众、宝马、丰田和雷克萨斯、奔驰、日产与英菲尼迪、福特与沃尔沃。福特等厂商也在积极推动ADAS低端市场的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这类高级安全系统的重视。

Jeremy Carlson是IHS公司的汽车分析师。

如欲进一步了解该主题,请参阅IHS iSuppli公司的报告: “Advanced Driver Assist Systems: Gaining Mo¬mentum and Increasing Awareness.”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goo.gl/3x5L8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766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