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嵌入式计算的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E6xx系列的平台

发布时间:2011-3-18 22:18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DMI , E6xx , FSB , 凌动处理器 , 英特尔
平台概述

英特尔® 凌动™ 处理器 E6xx 系列提供前所未有的 I/O 灵活性,抛弃使用专有接口(如 FSB 和 DMI),转而使用开放式PCI-Express* 标准的处理器至芯片组接口。

此系列的处理器可与英特尔® 平台控制器中心 EG20T 或许多来自第三方厂商包括(OKI Semiconductor Co., Ltd.、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STMicroelectronics)的 I/O 中心配合使用,以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媒体电话和相连的服务网关)的特定 I/O 要求。
05.bmp


英特尔平台控制器中心 EG20T 整合了许多细分市场(如工业自动化、零售、游戏和数字标牌)所要求的一系列常用 I/O 模块。这些模块包括:SATA、USB 客户端、SD/SDIO/MMC 和千兆以太网 MAC ,以及普通嵌入式
接口,如 CAN、IEEE* 1588、SPI、I2C、UART和 GPIO 。对于需要最少 I/O 接口的应用,开发人员还可以使用离散 PCIe* 设备,如 PCIe-GbE 控制器或 PCIe-SATA 控制器,而非 I/O 中心。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 E6xx 系列提供一系列适用于工业和商业用途的温度范围。英特尔® 处理器和平台控制器中心提供嵌入式产品生命周期支持,并由一系列软件提供支持。

此外,可从领先的 PMIC 供应商获取兼容、专用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PMIC) 解决方案,有助于最大程度减少平台器件数量并降低 BOM 成本和设计复杂性。提供的选项包括单独的 PMIC 和时钟发生器芯片如 (ROHM Co., Ltd.) 或整合了调压器和时钟发生器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如 (Dialog Semiconductor)。

产品主要特点

  • 集成处理器:在一个封装内包含了一个45nm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核心 (512K 二级缓存、24K 数据和 32K 指令一级缓存)、3D 图形和视频编码/解码,以及内存和显示控制器,以减少材料清单并节省主板使用面积。
  • 集成的英特尔® 图形媒体加速器 (GMA)600图形引擎:功耗优化的 2D/3D 图形引擎提供高达 400 MHz 的图形核心频率,支持 OpenGL* ES2.0、OpenGL 2.1和 OpenVG* 1.1 以及硬件加速的 HD 视频解码 (MPEG4 part 2、H.264、WMV和VC1) 和编码 (MPEG4 part 2、H.264)。支持使用 80 MHz 像素时钟的 LVDS 显示和使用 160 MHz 像素时钟的 SDVO。
  • 集成的内存控制器和 DDR2 支持:集成的 32 位单通道内存控制器通过高效的预取算法、低延迟和高内存带宽提供快速的内存读/写性能。处理器支持高达 2 GB 的DDR2 800 MT/s 内存技术。
  • 英特尔® 超线程技术1:为多线程应用提供性能和支持,通过让处理器并行执行两个指令线程,为目前的多任务环境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快的系统响应。示例包括快速的网页下载、多任务和多窗口能力。
  • 用于 IA-32 英特尔® 架构 (英特尔®VT-x)的集成、硬件协助的英特尔® 虚拟化技术2 :通过将多个环境整合到硬件平台,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最大的系统利用率。凭借处理器、BIOS 和使能软件的支持,英特尔 VT 可改善传统的仅基于软件的虚拟化。通过将工作负荷卸载到系统硬件上,虚拟化软件可以提供更精简的软件堆栈和“接近本机”的性能特性。必要的虚拟化软件 (虚拟内存管理器或 VMM) 可从第三方获取,例如 TenAsysCorporation。
  • 工业温度范围选项:-40˚ 至 +85˚C 的温度范围满足消费者和商用车辆中的许多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一选项对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应用 (通常在热环境不受限制的工厂中) 也非常重要。
  • 绿色技术:英特尔凌动处理器 E6xx 系列和英特尔平台控制器中心 EG20T 仅使用无铅3 和无卤素4 的封装进行制造和提供。
  • 可靠技术生态系统:配合包括英特尔® 嵌入式联盟 (intel.com/go/embeddedalliance)成员在内的软/硬件厂商所组成的强大生态系统,英特尔可协助开发人员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应对开发挑战,并加快产品面市时间。
  • 嵌入式生命周期支持:通过延长嵌入式产品的使用寿命,可以保护客户的系统投资。
04.bmp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886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