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87|回复: 0

手握利器,如何运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7: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利器
  去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6.3万亿,占GDP超过了5%。电子信息产业占我们国家整个出口总额超过36%。中国既是电子产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很快取代美国的全球第一地位。

  第一市场的背后应该是第一的产业话语权、第一的技术标准,以及以我为主的信心。在日本、欧洲等主流电子市场,都曾利用大市场的杠杆优势,为本国电子工业寻找到主流发展方向和技术门槛。比如日本的电子元件,欧洲的器件等。

  市场为王时代,中国电子市场就是一件利器,其间蕴含着由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机会。”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殿甫表示,“我国电子制造产业需要在核心技术、制造工艺流程和供应链营销管理等三方面进行创新。”

  宝剑在手,中国电子业将如何应对?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给出的答案颇为严谨:要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发展道路。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电子产业正在被寄予厚望。不论新能源最终能否被广泛应用,处于强势市场地位的中国电子产业都应该去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编制技术标准,从而造就产业话语权。

  强势市场制订游戏规则

  “这的确是个难得的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很清楚中国电子产业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电子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欧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他也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那就是电子市场大国的地位。

  两会期间,两个关于电子产业的提案尤为引人注目。全国人大代表、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明确提出,以太阳能光热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应该列入应对金融危机的振兴规划。黄鸣的提案非常具体:制定太阳能行业准入机制,淘汰劣质产品;健全完善太阳能热水器国家高标准制度;制定太阳能行业安装清障制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表示,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起草的全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建立一种国产电子信息技术装备,用于国内大型工程。实际上,另外九大行业都在振兴,对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来讲,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把它用好,从政府层面上,要建立一种机制。

  新技术的市场引力

  更多的专家则认为,未来的机会同样有,正在紧跟世界步伐的新能源战略,或许就是下一个我们可以制定规则的产业。并建议,中国应该充分研究WTO条款,在考量我国电子工业现状的情况下,利用市场大国的砝码,制定更多合乎规则,但有利于中国电子发展的政策。

  “目前最有力的机会在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和新能源的前瞻性。”行业内多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

  新能源方面,业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部分人质疑,此番电子产业振兴规划中把新能源的发展作为重点鼓励对象,会不会是再次的政府主导,企业蜂拥而上,但最终却没有结果。另一部分乐观的认为,这是中国在传统技术方面落后的一次弯道超车机会。

  对此,中国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新能源已经被全球汽车也公认为是未来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目前市场需求不明显的阶段,政府政策性引导,可以加速这一过程。“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电子工业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新能源同样不能跨越,需要有传统电子工业的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能像传统电子工业那样,输在起跑线上。”

  在电子元器件方面,电子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过去,中国用市场换技术,话语权上,合资企业仍然是外方说了算。技术上,外方只图市场,十几二十几年的传统电子器件依然热销。现在市场为王,到了我们有资本、需要最新技术的阶段和抄底海外技术的阶段。电子元器件行业机会最大,毕竟我们的劳动力和巨大市场带来的本土化优势仍在。”

  不过,也有行业内人士对于这个观点有着不同意见,“核心技术是不可能抄底来的,关键还是要自主创新,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佐证其观点的是,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国外企业对核心技术保护严格。

  一些持积极态度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子产业只有利用大市场的消费势能,强行推广新能源和技术,把全球最优秀的新能源产业配套体系都吸引到中国,这样才能率先实现新能源产业化。否则,还只能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