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集团大规模重组定型

发布时间:2009-5-24 07:26    发布者:嵌入式公社
关键词: 定型 , 华虹
这类报道云山雾罩的,没啥看头,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

------------------------------------------------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的整合浪潮下,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集团)正在完成行业定位的转身。

  近日,华虹集团旗下的上市子公司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600171,以下简称上海贝岭)在一份提示性公告中称,华虹集团通过分立方式进行重组,华虹集团持有的上海贝岭27.8%的股份全部变动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持有。而在此之前,早已传出华虹集团旗下的华虹NEC正与另一家产业巨头宏力半导体着手整合事宜。至此,拥有十多家子公司、号称集成电路(IC)芯片 “国家队”领头羊的华虹集团大规模重组的图景已逐渐浮出水面。

  代工与设计各立门户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华虹集团重组的基本思路是将芯片“设计”与“代工”这两块业务分割开来。其中,包括上海贝岭等在内的设计业务由华虹集团现有大股东中国电子接手;而芯片代工业务则以华虹NEC为主,并与宏力半导体合作,组建一家专注于代工的新公司。

  华虹集团相关部门向本报表示,尚未得到集团方面重组事宜的确切通知,不便向记者透露有关信息。而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珂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华虹NEC与宏力半导体就整合问题,已经酝酿、商谈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因为涉及到股权等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华虹是国内最大的国有芯片制造商,可谓是‘国家队’代表。由前一段时间国家出台的支持产业升级换代尤其是扶持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政策来看,华虹主营业务将转向芯片‘制造’的方向已经日渐明确。”李珂告诉记者,华虹集团现有的产业结构是设计与代工并重,但按照国际惯例,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应是独立发展、分工明确的,忌讳一个厂家既研发产品又做代工,否则会影响代工合作伙伴的实际利益。

   也就是说,华虹集团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从业务“分散”向“集中”过渡,才能保证其行业竞争力。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芯国际、苏州和舰、华虹NEC、宏力、先进半导体被称为是业内“五虎将”,如果此次华虹能够顺利重组,将是国内芯片产业做强做大的一个契机。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务院刚刚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指出“依托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提升工艺水平,实现先进12英寸生产线规模化生产 ”,但是,作为“骨干企业”的华虹本身却没有12英寸厂房,而宏力原有的12英寸厂房和生产线可为新公司所用。同时,上海贝岭由于生产线少且陈旧,对未来专注于芯片生产的华虹难以起到重要作用,被中国电子整合后反倒可以发挥其设计业务的所长。

  另外,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促使华虹集团不得不考虑通过重组壮大力量。有报道称,业内在选择本土代工厂商的顺序一般是中芯国际、苏州和舰、华虹NEC和无锡华润。与中芯国际相比,华虹NEC在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而芯片代工业素有“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竞争法则,对于华虹来说,与宏力的联手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重组背后的“上海意义”

   此前坊间有猜测说,华虹集团与宏力半导体合作组建的专注于代工的新公司,将由上海市政府控股。随着华虹集团大重组的完毕,由上海市政府主导的一家大型芯片代工厂将诞生,由此,上海在国内芯片代工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电子信息产业是各个地方政府都十分看重的,尤其在芯片制造较为集中的苏州、上海一带更是如此。”李珂告诉记者,上海是国内率先发展芯片产业的城市,而且培育了一批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国内其它地区对芯片产业投资的热度,使得上海的领军地位受到威胁。华虹集团是上海老牌的芯片巨头,又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门票芯片高级赞助商,政府支持引导下的企业重组也是大势所趋。据悉,在今年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华虹集团12英寸生产线位列今年上海市“加快推动”的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之首。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芯片产业的特殊性,政府和金融系统的支持向来至关重要,往往一条生产线就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投入。有报道称,华虹集团12英寸生产线总投资约22亿美元,有望在合并后获得部委层面的助力,22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政府,包括国资委、上海市政府等。

  其实,华虹重组不仅背负着上海加快信息产业步伐的意义,也是国内芯片产业迫切需要“突出重围”的必然选择。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2008最新分析》中显示,中国的半导体消费量占全球1/3以上,而产量却不到1/10,中间有一个600亿美元的市场鸿沟。

  李珂表示,目前国内芯片产业还是偏弱,资金优势也不具备,与国际水平有五到十年的差距。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IC厂商就有四五十家,而美国只有一二十家,但国内一年的生产价值还不及美国厂商一个月的产出,国内企业小而分散的现状一直是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所以,华虹重组以明确主营业务,正是其做强做大必要的铺路石。

   专家建议,华虹集团重组后,内需市场将应成为其最重视的部分,国家在3G、家电下乡上的推广力度,都会带动芯片产业的庞大需求,还有公交卡、身份证等各类市场的需求也很可观。国家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将成为华虹集团重组及重组后最重要的推动力。

  新闻链接

  上海不能没有制造业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前表示,制造业是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并非不搞制造业,制造业的发展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俞正声称,“有同志说,上海现在只搞服务业不搞制造业,肯定要完蛋。这话对。不能简单弃置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靠制造业的萎缩来提高服务业的比例”。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41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