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密集渗透 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自控存忧

发布时间:2010-8-4 09:44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外资 , 自主
王如晨

“2008年,我们嚷着要抄人家的‘底’,结果没什么行动,现在人家来抄我们了。”昨天,半导体产业专家顾文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短短半年内,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局面正密集呈现。

而在一年来发生的多起半导体产业大整合中,如特许半导体、奇梦达、飞索半导体、索尼、三洋半导体等案例中,除了山东浪潮收购了奇梦达西安设计基地外,没有看到中国企业的任何身影。当初,龙芯曾试图收购MIPS,但至今仍停留在构想阶段。

海外资本密集渗透本土半导体业

《第一财经日报》粗略统计了近期发生的外资渗透本土半导体企业案,至少已有4家。

其中包括:美国银湖资本入局展讯,成了第二大股东;台积电借诉讼夺去中芯10%股份(摩根士丹利参与配股已成第四大股东);联发科借海外投资基金曲线入主TD设计企业苏州傲世通;德州仪器正在操作收购中芯原托管工厂成都成芯半导体。

其中,展讯、中芯国际已分别被银湖资本、台积电与大摩成功入局,正在引发市场关联效应;而傲世通一案,其原投资方上海信虹投资公司人士对本报确认将其出售。而这一轮周期前,美国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已经收购本土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上海智多微电子核心业务。

还有一个更大的案子,台积电、美国美光科技也跟武汉方面谈,有意收购新芯半导体。”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独家透露。

台积电的来头无需多言。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占据着代工市场50%以上份额。

该人士透露,一开始,台积电志在必得,双方甚至签订合作协议,但最后武汉方面突然拒绝了交易请求。台积电的收购举动,没有通过国家发改委这一关。眼下美光科技又悄悄与武汉方面接触了。美光科技是美国闪存巨头,也是2007年阻击中芯申请美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贷款案的背后作梗者。

新芯是由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共同投资的中部第一个12英寸半导体制造项目。与成芯相同,它也是由中芯国际负责托管的公司。不过,在中芯创始人张汝京离职后,中芯为扭转亏损,连续剥离旗下非核心资产,两大托管工厂已无暇顾及。上季,它甚至将未能收回的一笔托管费计入坏账。

上述人士说,成芯即将成为德州仪器囊中之物,如果新芯被卖给美光,那将是中国半导体制造业一次大震荡。

“后危机”时期的本地产业危机

产业整合、企业并购与重组,都是市场行为。但这一较短周期,如此密集的渗透,对中国半导体业来说,应是首度出现。

密集渗透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发展的困境,即过于侧重低端规模的发展局面,终将为更加具有创新实力的格局所取代。

过去多年,借助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很快成了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市场。而本地的半导体产业,从上个世纪开始,经历过2000年以来接近8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30%以上),已拥有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个环节,都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群。

比如,中国半导体设计企业最多时曾达500家。制造企业2006年至2007年的规划项目曾达20个。相对强大的封测业,也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近10多家企业。

尴尬的是,每个环节的总产值,都不如海外同环节一家企业规模大。比如500家设计企业总产值不如曾名列全球第10名的联发科、所有代工企业产值不如台积电、所有封测企业产值不如日月光。

金融危机触痛这一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说,2007年全球增速最快的大陆市场,危机来临后,成了全球下滑速度最快的区域。2008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首次出现历史性负增长。

“这样一来,整合过程就难免了,规模重要,企业体质更重要。”许居衍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像中芯国际,就需要增强运营体质,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

顾文军表示,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产能不够,正向中国转移产能的外资企业,很自然地使用资本手段在中国就地扩产,能直接收购更好,可以节省建厂时间。他说,德仪收购成芯,台积电与美光收购武汉新芯的传闻,就是如此。

这几天,围绕着成芯出售话题,争议不断。因为这一项目差不多已投下40亿元,如今挂牌价11.88亿,有贱卖嫌疑。

有的外资企业则借机整合大陆核心专利技术。比如高通与联发科竞购苏州傲世通,意在强化TD领域的技术布局。通信业观察人士孙昌旭对本报表示,傲世通有TD底层技术与相关软件如协议栈等,高通、联发科正缺这些,当然它们有独立研发实力,只是短期难以达到成熟。如今,它在技术上已不逊本地联芯科技。

战略风险?

但上述并购案难说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其中至少3起隐含着战略风险。一是前不久台积电借诉讼正式获得了中芯10%左右的股份,已成第二大股东。而几天前,摩根士丹利再度参与中芯配股,成了第四大股东。目前,台积电与它的股份之和,与大唐控股所持股份已极为接近。

第二起是台积电、美光对武汉新芯的收购意向。如这一交易达成,无论落于谁手,将危及本地国资色彩的半导体代工企业生存,尤其是中芯与建设中的华力。三是美国银湖资本以第二大股东身份入局展讯,加上之前第一大股东NewEnterpriseAssociates的股份,展讯形式上已成为外资控制的通信类芯片企业。

“某些项目国家规划很长时间,地方政府也投下重金,这样彻底撒手卖给外资,本土半导体产业可能会失去发展的平台。”顾文军忧虑地说,如此,产业自主可控的目标很难实现。

而且,顾文军认为,这个时间段,许多项目转手外资,也等于帮它们直接卡位政策优惠。因为,新的18号文件年底前会出台,这些外资企业比那些等候多时、没有直接享受到更多优惠的本地企业还合算。

许居衍则显得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些并购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危机后的占比已上升到40%。无论外资收购目的如何,在“摩尔定律不再重要”的阶段,应用创新将成主导,中国设计业会有大发展,然后也会带动制造业。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体量’(而非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他在短信中对本报补充说。

顾文军说,他只认同许居衍院士部分说法。他强调,过去,地方政府牺牲许多资源进行半导体项目的招商,但是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如今许多项目转手,等于丰富了“半倒体”的内容,做到一半就转手了。他认为,这些交易如此密集,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打击。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901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8-10 13:53:13
外资大肆抄底 中国半导体该如何应对?


  



出自:老杳吧 编辑:俞文杰


不到半年时间,在中国国有资本不断抄底海外能源资产同时,TI以11亿人民币收购成芯半导体,Atheros以7,400万美元收购上海普然通讯,近期联发科则以2,400万美元将大陆TD方案提供商苏州傲视通纳入囊中,本来规模偏小的大陆微电子产业面临外资大规模抄底的危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微电子是中国由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升级的基石,没有了自己的微电子产业,大陆将永远处于代工生产的尴尬境地,这些年虽然大陆微电子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出现诸如上海展讯、中星微、珠海炬力等NASDAQ上市公司,但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的公司只有海思一家,其主要客户还是来自自家的华为,与在全球并不领先的台湾IC设计相比,大陆微电子产业依然任重道远。

即使如此并不能否认大陆500家微电子公司的价值,否则也不会在全球经济刚刚回暖便招来众多全球巨头对大陆IC产业的一次次抄底,TI以11亿人民币收购成芯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多年来我们的产业政策是否走偏?投入高达40亿人民币的成芯半导体被11亿人民币出售,站在成都地方政府的立场无可非议,毕竟如果不出手,成芯未来将带来更多亏损,国内企业无人接手,折价卖给外资将是必然,相对数字领域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本土模拟IC设计企业年营业额最大目前也不超过2000万美元,虽然大家都知道晶圆厂对模拟IC设计企业的价值,大陆弱小的IC设计企业根本不敢奢望收购成芯。

苏州傲视通被联发科2,400万美元收购联发科可谓捡了大便宜,以如此低的代价获得大陆已成规模的TD-SCDMA核心技术,联发科已经摆脱多年来的障碍;上海普然出售给Atheros虽然7,200万美元很多人认为高了不少,老杳估计这与普然之前已经投资过大有关;不过以华为、中兴为主要客户的普然对于Atheros显然物超所值,这些收购说明虽然大陆IC设计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对于海外巨头来讲价值依然不可限量。

可以想象未来一段时间海外巨头抄底大陆微电子企业的事件将继续上演,虽然大陆已经有包括展讯、中星微、炬力、国民技术等多家IC设计公司上市,相对海外巨头的巨额资金冗余,中星微的1亿美元、炬力的2亿美元即使国民技术创纪录的融资23亿人民币相对来讲并不多,据老杳所知最早希望收购傲视通的并不是联发科或高通,而是大陆一家知名半导体企业,可惜这家企业出资规模要比联发科小了不少,结果失败而归,正是由于手头拮据,导致了中星微、炬力这些年虽然有意收购却无力出手的窘境,展讯当年以8,500万美元收购Qurom虽然物有所值,之后由于资金困乏带来的窘境让很多企业老板不敢放手一搏。

之所以大陆微电子公司频频被外资收购也与大陆IC业界甚至整个产业的观念有关,与收购企业相比大陆企业更愿意挖角员工,最应当收购普然的应当是海思集成电路,不过纵览这些年海思的成长史,虽然公司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000人却鲜有收购的历史,好像海思更愿意去挖人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曾经有不少大陆IC设计公司老板向老杳抱怨海思高价挖人,已经被联发科收购的傲视通也曾经一度面临被竞争对手挖角,只不过由于傲视通大多数员工持有公司股权没能实现而已,观念上的落伍是大陆本土企业无法通过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另一原因。

这些年大陆政府为了保证微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每年都拿出巨资资助本土企业成长,一旦未来大陆微电子企业频频被外资并购,无疑对产业未来的升级造成负面影响,当然从积极意义来看,这些被收购的企业依然落脚大陆,对整体产业依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如果大陆产业政策不作调整,难免大陆的扶植将成为外资的孵化器,为了加速大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大陆产业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首先主管部门应当调整产业发展策略,由扶植中小企业创业变为扶植企业做大做强,500家IC设计公司大陆的总数可能已经超过了海外总和,而且由于各地政府扶植,每天还有很多新创公司成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以尽快扶植几家有潜力的IC设计公司做大做强为首要目标,市场竞争永远是强者更强,通过在财务、政策、税收等扶植使中国尽快出现年营收超过5亿美元规模的公司。

第二,加大海外人才回国就业,这些年虽然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大人才引进,不过更多的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不过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至少在微电子界成功的概率并不大,因为在海外生活多年对国内市场环境不了解,通过政府财政补助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就业更现实,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也许更大。

第三,政策倾斜让更多达到上市指标的半导体公司尽快IPO,据老杳所知目前已经有超过4家的公司正在或准备登陆创业板或NASDAQ,相对台湾、日韩等地,上市公司依然太少,企业融资渠道匮乏是制约大陆微电子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作为初创企业或上市或出售、倒闭,结局不过这三种,要避免被外资并购开放更多的融资渠道是最佳手段,在创业板登陆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下,只有政府的政策倾斜才能促使更多IC企业上市并整体促进作为中国制造核心产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为山寨正名,引导山寨良性发展;虽然部分假冒伪劣产品为山寨抹黑,依旧无法否认山寨这些年对中国大陆产业的贡献,更无法否认山寨已经比更多品牌厂商更早走出国门,作为民间自发行为,山寨的确有许多难为称道的潜规则,不过只要政府合理引导规模,山寨将成为一股任何竞争对手都不可忽视的力量称霸新兴市场,而这几年山寨与本土IC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促进大陆IC产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引导山寨产业良性发展将决定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8-10 15:07:11
成芯出售之疑: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2:32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婕 吕钦钦

  

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离挂牌期满8月11日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但对半导体业界人士来说,“谁来接手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

  一切源于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7月15日挂出的一则竞标通告。该通告称,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芯半导体”)相关股东,欲以118825万元价格转让该公司旗下所有资产。

  通告似乎从侧面印证了此前几月流传在业内的传闻:由于迟迟不能盈利,成都市政府终于决定要把这个素有“吞进兽”之称的8英寸半导体生产线“甩出去”。

  正如成立之初,这条中西部第一条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因成都市政府和中芯国际合作开创的“成芯托管模式”而名噪一时一般,在两个主角陆续退出时,成芯的转让同样成为关注焦点。尤其是在本次资产转让进程中,有关转让条件、资产评估价格等问题,给业界留下诸多疑问。

  诡异的“资质”

  对于成芯资产转让一事,外界好奇的是:一直帮助成都市政府托管工厂运营管理的中芯国际此次是否参与了竞标?未来成芯是否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中芯国际旗下的资产?

  这种联想有其特定的商业背景。2005年成芯公司成立时,主要投资人系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股东委托中芯国际对成芯进行管理。虽然从产权关系上看,成芯属于成都市政府投资企业,与中芯国际并无关联,但在业内人士眼中,成芯俨然是中芯国际的工厂。中芯国际除了向该工厂输送技术、人才、设备,还承诺在工厂建成后的若干年内优先对公司股权进行回购。

  这种“托管模式”在当时赢得了赞誉。根据中芯国际当时的计划,公司除了要在上海、北京设立生产基地,还计划在成都、武汉以及深圳投资,进行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菱形布局”。但是,由于半导体制造投资巨大(通常一条8英寸生产线投资需40亿人民币),脱离了政府的支持而仅凭上市公司财力很难实现,因此中芯国际借力成都市政府筹划的“托管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聪明而变通的做法”。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深厚的合作和背景,外界一度认为,中芯国际接手成芯乃顺理成章之事。然而,根据记者了解,中芯国际目前已经退出了该项目的竞标,而退出的原因也让外界觉得难以理解:不具备竞标资质。

  根据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竞标通告,参与竞标者除了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还必须“近3年每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须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这条要求看似平常实则苛刻。在全球半导体业,符合此条件的公司只有四家:英特尔、三星、东芝和德州仪器。而结合另外一个条件 “在模拟半导体行业至少有五年的生产、销售经验,且拥有自身品牌和终端客户”,最终符合竞标资格的,只剩下德州仪器公司一家。而这似乎也是对外界传言的再次印证:德州仪器公司已与成都市政府洽谈多时,有望接手成芯。

  对此,有了解内情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关于成芯资产转让问题,各方也是经过了一番博弈。成芯用于运营的主要资金都来源于当地银行,眼看着贷款临近到期,政府急切希望中芯国际迅速进行回购。然而,由于中芯国际自身也处于亏损,加之去年与台积电的专利官司风波直接导致了公司管理层的大变局,这让成都市政府日渐感到失望。考虑到后续运营需要的更大投资,政府最终决定主动出手。

  “在德州仪器介入后,中芯国际也曾提出购买成芯,并且出的价格远高于目前的挂牌价。”另一位接近中芯国际的业内人士说,但这个提议并没有引起成都市政府的兴趣。政府担心的是,以中芯国际的实力即便回购了成芯,日后运营仍有困难,到时仍有可能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而卖给德州仪器则不会出现这个“后患”。另一方面,德州仪器给了成都市政府更多后续投资的承诺。

  中芯国际、德州仪器以及成都市政府相关负责部门,对此交易均表示不做评论与回应。

  贱卖之嫌?

  伴随着“成芯花落德州仪器”这一看似没有悬念的结局,外界质疑的另一个焦点则是:成芯是否存在“贱卖”行为?

  根据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价格,成芯总资产价值11.8亿人民币,采用“一次性付清”的支付形式。根据业界经验,一条8英寸生产线的投资大概在40亿人民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成芯成立之初,设备主要是来自中芯国际和尔必达的二手设备,能够节约不少投资,加之机器每年的折旧损耗,以及成都市政府在土地方面的优惠转让价格,因此成芯的实际投入,应该比40亿少得多。

  政府对成芯的具体投资数额究竟是多少?近几年成芯的实际运营效应又是如何?11.8亿人民币的资产估价究竟是否合理?

  记者就此联系成都市高新区,高新区统计处表示“企业营收数据不能对外公布”。根据成都市政府先前披露的数据,成芯项目的计划投资为2.7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8.3亿),而非业界所传的40亿元。

  另外,记者从上述业内人士处获得的消息显示,近几年来,成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原计划月产20000片的生产线产能长期填不满。

  而根据成芯项目评估单位——四川海林资产评估事务向本报提供的数据,11.88亿元的资产价格主要构成为:土地1093万,建筑物(包括固定建筑与在建建筑)约共计2.23亿元,机器设备约为8.18亿元,原材料约4500万元。

  记者为成芯简单算了一笔账。成芯在高新园区内的土地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有余,总价为1093万元,因此,成芯的土地转让均价约为77.9元/米,合计5.2万元/亩。

  但根据克而瑞·易居中国成都机构提供的数据,2007年,成都主城区工业用地成交均价为16.09万元/亩,郊区成交均价为14.71万元/亩;2008年,成都主城区工业用地成交均价为24.02万元/亩,郊区成交均价为14.84万元/亩;在供需两旺的2009年,成都主城区工业用地的成交均价为22.66万元/亩,郊区成交均价为12.86万元/亩。

  由此比较,成芯的土地资产转让价格,远低于市场均价。

  负责成芯项目的四川海林资产评估事务所孙川接受采访时说,成芯资产评估遵循的是综合标准,主要考虑“市场因素”、“产品所处环节”以及“成芯快速变现”的要求。

  外资抄底半导体

  伴随成都市政府的退出以及德州仪器的进入,有关“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讨论再次升温。

  半导体行业资深评论人士莫大康说,与几年之前地方政府对于半导体的热情相比,如今的态度已大幅转变。一则是经过实践发现半导体不太好玩,赔多盈少,“玩不起”;第二是比半导体易入门的新技术产业近期冒出很多,相比较投资少、门槛低,而获利可能更大,如太阳能、LED等。因此,近两年来都很少听到有新的半导体项目上马。

  地方政府冷对半导体行业的直接结果是,相关政府对产业的投资日趋减少,这使得尚处于襁褓之中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遇到了“断奶”危机。而这也是“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企业”的一个重要背景。

  事实上,德州仪器接手成芯并不是第一例“外资渗透中国半导体企业”。更早之前,美国的Microtune收购了生产中国电视国标芯片的奥纬国际(Auvitek),Atheros并购了位于上海生产网络产品的普然通讯、台积电借诉讼夺去中芯10%股份等案例。外资对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渗透,遍布从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领域。

  半导体产业专家顾文军认为,外资抄底表现出的是中国半导体企业整体堪忧的生存状态。目前国内有50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但是大多数都亏损,和外国公司比,在收入、成本、政策上都处于劣势,国内企业经营困难——这与国内的税收政策和产业环境都有很大关系。

  他同时表示,最近外资密集渗透中国高科技产业,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真正改善企业生存状态。最好出台鼓励国内企业并购或者跨国并购的政策,才有利于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不过,成都市经济委员会电子信息处一位处长接受采访时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该处长称,“因为其他更易入门的新技术产业如太阳能、LED投入产出比更高,而放弃半导体投资”传言不足为信。半导体产业是成都的基础产业之一,不会因为转手成芯而改变对这个产业的支持力度;除了成芯以外,成都高新园区内,尚有Intel、中芯等其他实力强的半导体企业。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8-10 15:08:04
中国半导体产业危机四伏 海外资本密集渗透

2010/8/6/9:3来源:电子元件技术网

    机遇与挑战:

    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局面正密集呈现

    过于侧重低端规模的发展

    市场数据:

    近期发生的外资渗透本土半导体企业案,至少已有4家

    “2008年,我们嚷着要抄人家的‘底’,结果没什么行动,现在人家来抄我们了。”近日,半导体产业专家顾文军说。

    短短半年内,外资抄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局面正密集呈现。

    而在一年来发生的多起半导体产业大整合中,如特许半导体、奇梦达、飞索半导体、索尼、三洋半导体等案例中,除了山东浪潮收购了奇梦达西安设计基地外,没有看到中国企业的任何身影。当初,龙芯曾试图收购MIPS,但至今仍停留在构想阶段。

    海外资本密集渗透本土半导体业

    近期发生的外资渗透本土半导体企业案,至少已有4家。

    其中包括:美国银湖资本入局展讯,成了第二大股东;台积电借诉讼夺去中芯10%股份(摩根士丹利参与配股已成第四大股东);联发科借海外投资基金曲线入主TD设计企业苏州傲世通;德州仪器正在操作收购中芯原托管工厂成都成芯半导体。

    其中,展讯、中芯国际已分别被银湖资本、台积电与大摩成功入局,正在引发市场关联效应;而傲世通一案,其原投资方上海信虹投资公司人士对本报确认将其出售。而这一轮周期前,美国一家芯片设计企业已经收购本土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上海智多微电子核心业务。

    “还有一个更大的案子,台积电、美国美光科技也跟武汉方面谈,有意收购新芯半导体。”消息人士透露。

    台积电的来头无需多言。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占据着代工市场50%以上份额。

    该人士透露,一开始,台积电志在必得,双方甚至签订合作协议,但最后武汉方面突然拒绝了交易请求。台积电的收购举动,没有通过国家发改委这一关。眼下美光科技又悄悄与武汉方面接触了。美光科技是美国闪存巨头,也是2007年阻击中芯申请美国进出口银行7.5亿美元贷款案的背后作梗者。

    新芯是由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共同投资的中部第一个12英寸半导体制造项目。与成芯相同,它也是由中芯国际负责托管的公司。不过,在中芯创始人张汝京离职后,中芯为扭转亏损,连续剥离旗下非核心资产,两大托管工厂已无暇顾及。上季,它甚至将未能收回的一笔托管费计入坏账。

    上述人士说,成芯即将成为德州仪器囊中之物,如果新芯被卖给美光,那将是中国半导体制造业一次大震荡。

    “后危机”时期的本地产业危机

    产业整合、企业并购与重组,都是市场行为。但这一较短周期,如此密集的渗透,对中国半导体业来说,应是首度出现。

    密集渗透背后,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发展的困境,即过于侧重低端规模的发展局面,终将为更加具有创新实力的格局所取代。

    过去多年,借助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很快成了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市场。而本地的半导体产业,从上个世纪开始,经历过2000年以来接近8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30%以上),已拥有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个环节,都拥有数量众多的企业群。

    比如,中国半导体设计企业最多时曾达500家。制造企业2006年至2007年的规划项目曾达20个。相对强大的封测业,也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近10多家企业。

    尴尬的是,每个环节的总产值,都不如海外同环节一家企业规模大。比如500家设计企业总产值不如曾名列全球第10名的联发科、所有代工企业产值不如台积电、所有封测企业产值不如日月光。

    金融危机触痛这一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说,2007年全球增速最快的大陆市场,危机来临后,成了全球下滑速度最快的区域。2008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首次出现历史性负增长。

    “这样一来,整合过程就难免了,规模重要,企业体质更重要。”许居衍说,像中芯国际,就需要增强运营体质,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

    顾文军表示,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产能不够,正向中国转移产能的外资企业,很自然地使用资本手段在中国就地扩产,能直接收购更好,可以节省建厂时间。他说,德仪收购成芯,台积电与美光收购武汉新芯的传闻,就是如此。

    这几天,围绕着成芯出售话题,争议不断。因为这一项目差不多已投下40亿元,如今挂牌价11.88亿,有贱卖嫌疑。

    有的外资企业则借机整合大陆核心专利技术。比如高通与联发科竞购苏州傲世通,意在强化TD领域的技术布局。通信业观察人士孙昌旭对本报表示,傲世通有TD底层技术与相关软件如协议栈等,高通、联发科正缺这些,当然它们有独立研发实力,只是短期难以达到成熟。如今,它在技术上已不逊本地联芯科技。

    战略风险?

    但上述并购案难说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其中至少3起隐含着战略风险。一是前不久台积电借诉讼正式获得了中芯10%左右的股份,已成第二大股东。而几天前,摩根士丹利再度参与中芯配股,成了第四大股东。目前,台积电与它的股份之和,与大唐控股所持股份已极为接近。

    第二起是台积电、美光对武汉新芯的收购意向。如这一交易达成,无论落于谁手,将危及本地国资色彩的半导体代工企业生存,尤其是中芯与建设中的华力。三是美国银湖资本以第二大股东身份入局展讯,加上之前第一大股东NewEnterpriseAssociates的股份,展讯形式上已成为外资控制的通信类芯片企业。

    “某些项目国家规划很长时间,地方政府也投下重金,这样彻底撒手卖给外资,本土半导体产业可能会失去发展的平台。”顾文军忧虑地说,如此,产业自主可控的目标很难实现。

    而且,顾文军认为,这个时间段,许多项目转手外资,也等于帮它们直接卡位政策优惠。因为,新的18号文件年底前会出台,这些外资企业比那些等候多时、没有直接享受到更多优惠的本地企业还合算。

    许居衍则显得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些并购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危机后的占比已上升到40%。无论外资收购目的如何,在“摩尔定律不再重要”的阶段,应用创新将成主导,中国设计业会有大发展,然后也会带动制造业。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的‘体量’(而非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他在短信中对本报补充说。

    顾文军说,他只认同许居衍院士部分说法。他强调,过去,地方政府牺牲许多资源进行半导体项目的招商,但是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如今许多项目转手,等于丰富了“半倒体”的内容,做到一半就转手了。他认为,这些交易如此密集,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有打击。
long__tian 发表于 2010-8-19 09:53: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