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HEVC视频标准的环内滤波

发布时间:2015-1-15 15:19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HEVC , 视频标准 , 环内滤波

        1.0 引言
高效视频编码(HEVC)是H.264/MPEG-4 AVC(高级视频编码)的一种升级版视频压缩标准(即ISO/IEC 23008-2 MPEG-H第2部分和ITU-T H.265)是由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和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共同编写的。与业界标准H.264相比,HEVC能够以几乎同样的视频质量实现半比特速率,并且有望在视频应用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中包括:手机、广播、机顶盒、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车载等。
下图显示了带有环路滤波的HEVC视频解码器结构图,突出显示的即为环路滤波。如图所示,它是一个可去除视频编码过程中块效应的两个级组成的级联,即去块效应滤波(DBLK)和采样自适应偏移(SAO)滤波。接下来的两部分内容将详细描述这个级。



图1 HEVC视频解码器结构图

2.0 去块效应滤波(DBLK)
本部分将阐述去块效应滤波,如HEVC视频标准[1]所述。去块效应滤滤器运行可大体可分为两部分:
1. 滤波器边缘上的边界滤波强度(aka BS)计算
2. 滤波器的实际运行
纵观整个去块效应滤波器运行,本文献采用了以下惯例:Q像素位于“纵向”滤波器的右侧,P像素位于“纵向”滤波器左侧。同样,Q属于“横向”滤波器边缘下方的像素,P属于“横向”滤波器边缘上方的像素。



图2 环内去块效应滤波中称为惯例的相邻像素





       
2.1 滤波器边缘强度(aka BS)
边界滤波强度[hor/ver][xpos][ypos]计算是在一个8x8网格上完成的,取值0、1、2,如下图所示:
虽然在8x8网格的每个像素边缘上都有滤波器(8x8结构包括4像素边缘),但就一个4像素段的所有像素而言,边界滤波强度计算的属性可以被组合。就强度计算而言,我们假设每个4像素段作为一个级。请注意,边界滤波强度计算取决于当前、左侧和顶部LCU LCUinfo。


图3 边界滤波强度(BS)结构图,在8x8网格中显示了边缘及其编号

2.1.1 边界滤波强度功能概述
边界滤波强度计算是在一个8x8网格上完成的,设置图片为0,且分片边界(slice boundarie) (if loop_filter_across_slice_enabled_flag = 0),Tile边界(loop_filter_across_tile_enabled_flag = 0).
只有8x8像素边界经过滤波,即预测单元(PU)和/或转换单元(TU)边界,滤波过程如下。



图4 PU和TU部分的边界滤波强度(BS)与边缘调谐

边界滤波强度推导规则:



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见HEVC规范,了解以下内容:
1. 边界滤波强度的TU边界滤波强度推导:8.7.2.1章节
2. 边界滤波强度的PU边界滤波强度推导:8.7.2.2章节
3. 边界滤波强度推导:8.7.2.3章节




       
2.1.2 色度边界滤波强度推导
只有8x8色度像素网格上的PU和/或TU边界得到滤波。色度边界滤波强度值源自亮度边界滤波强度值。就色度滤波器4:2:0 (q0, p0)采样而言,从相应的(2q0, 2p0)亮度采样(即BS{Hor/ver}[xpos/2][ypos/2]图中的2因素下行采样)获取边界滤波强度。


图5 色度边界滤波强度映射:匹配到8x8网格然后除以2

2.2 滤波器运行
该部分将阐述去除HEVC视频标准中特定块效应的实际滤波。
2.2.1 滤波器的阶数
就HEVC而言,规定的滤波器阶数为帧级(不是LCU级),如下所示:
1. 在整个帧处理过程中,对所有块的竖向边缘都进行了H滤波。
2. 在整个帧处理过程中,对所有块的横向边缘都进行了V滤波。
滤波是完全独立的8x8滤波段,如图6所示:


图6 8x8块级独立滤波

是否需要亮度/色度(开启/关闭判定)滤波、滤波级别(弱滤波/强滤波)以及最终的实际滤波运行将在下面章节阐述。




       
2.2.2 亮度滤波器开启/关闭以及弱/强滤波的判定

滤波器开/关判定和亮度强/弱判定是根据上图所示的四个行列段进行的。
如果边界滤波强度等于0,则按顺序进行以下步骤:
qPL= ((QPP+QPQ+1)>>1), QPP 和 QPQ 为亮度 QPs
β = BETA_TABLE[Clip3(0,51,qPL+(beta_offset_div2>2)) && ( |p3,0- p0,0| + |q3,0- q0,0| >3)) && ( | p0,0- q0,0| >1))) dSam0 = 1
If ( (2*dpq3 >2)) && ( |p3,3- p0,3| + |q3,3- q0,3| >3)) && ( | p0,3- q0,3| >1))) dSam3 = 1
如果 (dSam0 ==1 && dSam3 ==1) dE = 2 (strong filter); 其他 dE = 1 (弱滤波);
如果 (dp >1))>>3) ) dEp = 1 //对滤波采样的数量进行弱滤波
If (dq >1))>>3) ) dEq = 1 //对滤波采样的数量进行弱滤波


图7 去块效应滤波中滤波开/关以及滤波强度判定中的像素使用



表1 qp、tc和β(BETA_TABLE和TC_TABLE)之间的关系





       
2.2.3 亮度强滤波以及弱滤波

2.2.3.1 亮度强滤波机制
4像素部分共享同一个判定(dE, dEp, dEq)
如果(dE == 2),则进行强滤波以修改每端的三个像素
p0' = Clip3( p0?2*tc, p0+2*tc, ( p2 + 2*p1 + 2*p0 + 2*q0 + q1 + 4 ) >> 3 )
p1' = Clip3( p1?2*tc, p1+2*tc, ( p2 + p1 + p0 + q0 + 2 ) >> 2 )
p2' = Clip3( p2?2*tc, p2+2*tc, ( 2*p3 + 3*p2 + p1 + p0 + q0 + 4 ) >> 3 )
q0' = Clip3( q0?2*tc, q0+2*tc, ( p1 + 2*p0 + 2*q0 + 2*q1 + q2 + 4 ) >> 3 )
q1' = Clip3( q1?2*tc, q1+2*tc, ( p0 + q0 + q1 + q2 + 2 ) >> 2 )
q2' = Clip3( q2?2*tc, q2+2*tc, ( p0 + q0 + q1 + 3*q2 + 2*q3 + 4 ) >> 3 )


图8 亮度DBLK滤波和边缘周围像素点的使用

2.2.3.2 亮度弱滤波机制
4像素部分共享同一个判定(dE, dEp, dEq)
如果(dE == 1),则进行弱滤波以修改每端的一个或二个像素
D = (9*(q0– p0)-3*(q1–p1)+8)>>4
如果 (aBS(Δ) >1),tc>>1,(((p2+p0+1)>>1)–p1+Δ)>>1)
p1’ = Clip1Y(p1+Δp)
if dEq等于1,则滤波采样值q1’规定如下:
Δq = Clip3(-(tc>>1),tc>>1,(((q2+q0+1)>>1)–q1–Δ)>>1)
q1’ = Clip1Y(q1+Δq))




       
2.2.4 色度滤波

只有8x8色度像素网格上的PU和/或TU边界得到滤波
边界滤波强度源自亮度(对每个方向进行2因素下行采样)(请参见色度边界滤波强度推导小节)
qPI = ( (( QPQ + QPP + 1 ) >> 1) + cqp_offset ), 其中此处的cqp_offset分别代表组件Cb/U和Cr/V的pic_cb_qp_offset和pic_cr_qp_offset。
下表的qPI包括了qPC


图9 色度DBLK滤波和边缘周围像素点的使用



表2 QPc向qPi转换


tc = TC_TABLE[Clip3(0,53,qPC+2*(BS-1)+(tc_offset_div2 1时,则Chroma滤波器将被开启
Δ = Clip3(-tC,tC,((((q0–p0)>3))
p0’ = Clip1C(p0+Δ)
q0’ = Clip1C(q0-Δ)




       
3.1.3 边界条件处理
需要条件处理的有三种条件:
1. 图像边界(上、下、左、右)
2. 分片边界以及slice_loop_filter_across_slices_enabled_flag = 0。跨跃分片滤波适用于给定分片边界的左侧和上侧边缘(并非所有方向)
3. 瓦片边界和loop_filter_across_tiles_enabled_flag = 0
在上述情况中,分片边界沿线的像素未被处理,具体取决于SAO类型。
就BO而言,所有像素都将被处理。
就EO而言,像素有效性将根据SAO类型进行,如果在边界条件下像素无效,其将跳过进行处理(即0漂移)。
下图对边界条件处理进行了描述。



图14 SAO解码器的边界处理实例

3.1.4 条件处理
在下列条件时,SAO滤波将关闭。
SAO类型idx = OFF
CU类型 = PCM且环路滤波器被描述为PCM类型
CU类型 = TQBypss(无损耗)
限幅电平SAO = OFF
参考文献
[1] HEVC 标准 FDIS (HM10.0): http://phenix.int-evry.fr/jct/doc_end_user/documents/12_Geneva/wg11/JCTVC-L1003-v34.zip
[2] JCT-VC文件管理系统:http://phenix.int-evry.fr/jct/
[3] HEVC参考软件:http://hevc.info/
本文作者在此特别感谢Minhua Zhou、Osamoto Akira以及Woo-Shik Kim对本文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4471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