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加快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3-3-10 22:29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中国制造 , 智能制造 , 机器人
  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改变制造业的结构,提升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所占比重,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合作型联盟,鼓励科研设施与技术信息共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培育一批“专而精、精而强”的中小企业。
  习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总书记还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正视“中国制造”的大而不强
  从产值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跃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国际工业统计年鉴》统计,在22个工业大类中,中国制造业2010年有5个大类在世界名列第一,9个大类排名第二。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
  然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并不只是以量取胜的,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的附加值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例如,iPhone的利润中,苹果公司占58.5%,而我国大陆劳工成本只占1.8%。我国电脑零部件配套率已达95%,但主要是周边设备组装加工,利润率不到5%。2012年我国钢铁消费呈绝对量下降,每吨钢仅赚1.68元。DVD的出口均价不到45美元,专利费就高达20美元,除去成本,每台利润不到1美元。2011年《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有73家工业企业上榜,而中国大陆仅6家,与美国的差距甚大。
  梳理“中国制造”的内涵与整体结构
  纯粹的中国组装。这类制造处于价值链最底端的组装环节,利润和话语权都非常低。国内的“三来一补”有很大部分承接来件装配。一些成熟的产业如电子制造,甚至是智能手机、汽车等技术密集行业也将组装车间放在中国。
  有品牌的中国组装没有“中国芯”。以联想电脑为例,它的“芯”全部来自于国外:操作系统用微软的Windows,CPU、芯处、显卡、无线网卡用英特尔的。电脑“芯”的制造和有品牌的组装利润差距可以达到2—3倍。
  单纯的中国代工OEM。依照国际厂商的设计图并用自有机械设备代工生产,其附加值低。我省的虎门服装、东莞制鞋、顺德和中山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是采用OEM方式。
  设计导向的中国代工ODM。制造企业可提供零部件或整机的多套设计方案,附加值比OEM要高。
  零部件的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制造可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然而,国内许多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如电脑CPU、汽车发动机、智能手机芯片、空调压缩机等)基本上依赖于进口。
  专用设备的中国制造。我国在专用设备制造领域还比较弱,国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有2/3的设备投资依靠进口。
  缺乏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合资制造。一些跨国公司将合资企业视为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进而通过技术转让、零部件销售等获得隐形收益。
  基于模仿创新的自主制造。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创新可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基于原始创新的自主制造。形成重要的科学技术突破,有非常强的话语权,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
  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使中国企业在“微笑曲线”上微笑
  从以上对“中国制造”的梳理可以看出,有些“中国制造”名不副实,有些“中国制造”附加值、竞争力低下。为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改变制造业的结构,提升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所占比重,提高创新能力。
  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的标准竞争,占领标准的制高点。中国空调、彩电、DVD的产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家电国际标准中由中国企业制定的尚不足0.3%。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技术标准若被国际性组织接受或采纳,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建议跟踪国际工业发展趋势,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中国制造”的标准进入国际标准。
  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形成高端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少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我国很多产业受制于人。我国自主研发的江淮D19TCI、长城TCI等发动机依然要向德国博世缴纳高昂的专利费。2010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四,但发明专利占世界发明总量不到2%。特别是具有品牌的企业要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投入,培养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为支撑,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高端装备等的集成应用。充分利用国内巨大内需的宝贵资源,处理好海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培育自主品牌。
  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建议制定支持制造网络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合作型联盟,鼓励科研设施与技术信息共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培育一批“专而精、精而强”的中小企业。
  形成多元化创新体系,促进制造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高效能转换机构,推动制造领域的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
  顺应行业边界模糊趋势,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的交叉融合。跨国公司通过现代服务业(如研发、设计、物流、营销、金融等)俘获了“中国制造”的组装、生产和加工过程。建议加强制造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研发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一批工业设计和研发服务机构,扶持成立技术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形成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业务。例如,从OEM到ODM/OBM,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基础制造能力、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加快工艺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产品升级,推进节能环保和低碳运作,间接提升企业附加值。(南方日报)

另讯:制造业不升级实体经济无起色

  在本届两会召开之时,关于支持和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声音不绝于耳,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就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许多人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大国地位不仅要保持,还要努力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利润率,从而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这同时也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必须重视制造业
  全国政协委员胡成中在小组发言中表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弱,尤其是小、微民营企业,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等成本上升,较前几年成本增长30%以上。而产品价格没变,出现了经营状况下滑,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象。
  在胡成中看来,目前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资本投机化、资产泡沫化严重。
1.jpg
  全国政协委员丁耀民在发言中说,浙江许多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现在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来自原材料的涨价和生产要素趋紧等。他希望国家能更加重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业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上给予支持,同时改革分配制度,在劳动力用工报酬分配上更科学。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宙表示:“我们一定要珍惜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继续保持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同时清醒认识到我国制造加工存在的附加值不高、污染环境等问题,大力加强研发能力,树立并资助一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制造业危机何在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空心化,主要原因是利润率太低,必须加快改革,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实现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认为,对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存在结构性矛盾、自主创新不足、发展质量效益较差、资源环境不可支持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坦言,当前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遇到的一大困难是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因此急需培育自己的品牌。另外,各大中城市也应该重新定位,虽然他们需要制造业,但是不要把留住制造业作为主要的诉求,而是要立足于发展转型,鼓励企业到中西部建厂。
  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服装行业的杨敏德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深有体会,其对于国外市场也非常熟悉,“中国的制造业同样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压力,比如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一定要把制造业拉回国内,既为了就业也为了加大科研开发。而越南等一些比我国成本更低的国家也在与我国竞争。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出口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给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难题。”
  杨敏德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制造业面临一个全球化的机遇。他建议对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情况进行总体研究,特别是与这些国家比较,我们到底有哪些优势、劣势,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制造业虽然遇到一定困难,但一些委员仍认为,巩固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决不能动摇。尤其是作为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源泉,作为我国“外需”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外需比重会有上升的趋势。比如1993年,德国的外需占比为18.2%,2008年上扬到33.5%。1970年,美国的外需占比为5.7%,2008年上升到12.7%。日本外需占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8.4%,到2008年也上升到13.6%。
  “外需对于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来说,具有不可逆的趋势,所以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强化我国的制造业,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都非常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强调。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在一些政协委员看来,产业升级对于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现在对于中国尤其迫切。
  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制造业世界大国,下一步应着重在如何做强上下功夫。“在这方面我希望我国有关部门加大引导力度,避免盲目求大、拉郎配情况的出现。”
  目前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产品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都在国外,或者被外商直接掌握。出口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只能分享微薄的利润,大部分附加值被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外商占有。“因此占据中国制造业很重要部分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应从简单加工向技术研发与自主品牌升级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产业升级中保生存并寻找扩张机会。”宋林飞说。
  多年从事服装制造业的金建华委员则建议:关于发展制造业,从比较细的方面来说,当前要从两方面解决。首先解决观念问题,现在招工很难,实际问题是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没有得到更好的尊重,这导致他们都不愿意在提高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青年人都不愿意当技术工人,“上海能量体裁衣的全能型师傅很难找到,更没有国际级裁缝师。”其次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因此,要想做大做强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国家也要给予适当支持,扶持那些有文化、有历史、有特色的产业,打造国际性大品牌,提倡使用国货、支持制造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姜成康认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高投入、高损耗、效益低。因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重点,这也是稳中求进的关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措施很多,其中,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培养自主品牌非常重要。
  “要想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金中央与地方共享等相关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关注重心从土地财政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来。二是采取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三要优化和完善面向小微企业的税收体制,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全国政协委员王建沂说。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139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han_leimin 发表于 2013-3-21 15:14:33
老外靠产业竞争实现转型,咱们靠开会。结果够呛。
cyzwzyr 发表于 2013-5-19 17:16:34
创新很重要,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有中国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