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30倍PE诱惑 芯原等待国际板

发布时间:2010-11-20 09:03    发布者:老郭
关键词: 芯原
经济观察报 闫薇

11月18日,亨廷顿海边,天气寒冷。在来自全球700家杰出公司CEO聚集的晚宴上,戴伟民显得很另类。他既没有西装领带也没有像那些年轻的 CEO一样紧张忙碌。虽然曾经是伯克利大学教授、现在是芯原微电子公司的总裁,夹克衫休闲鞋的装束和质朴的举止,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老式的知识分子。

接受谁的橄榄枝

他个人喜欢用“包工头”和“总包商”来形容自己的芯片设计外包商的身份。只是,这个“包工头”有高门槛,除了拥有人才之外,还拥有全产品线的服务能力。戴伟民还愿意用通俗的比喻解释自己与芯片设计公司的关系,“在没有砖块的时候,我们帮助提供砖块;现在外国公司也卖给我们砖块了,我们则去建房子,但不圈地。”这种商业模式类似于制造领域的富士康,没有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于可以为品牌公司大规模量化生产和设计芯片。

如今,汉王、微软、苹果和索尼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芯原的客户。

戴伟民于上世纪80年代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被聘为该校教授。2002年,戴伟民放弃“铁饭碗”,下海创立了芯原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代工。其产品平台涉及的消费电子设备范围包括:机顶盒、家庭网关、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手机,高清电视、蓝光DVD播放器。其网站上显示,芯原在全球拥有4个设计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中国上海、北京,美国圣塔克拉拉、达拉斯。

目前,国内芯片设计代工工厂集中在台湾地区,模式也多为一家芯片大厂投资一家芯片代工厂。如果代工厂订单不足,则首先接受母公司的支持。中芯国际最近也成立了一家这样的公司,中芯国际有10%的芯片出自芯原之手。而芯原是完全独立的,并不依赖任何一家企业。台湾移动设备代工工厂英华达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家澍评价说,像芯原这种模式能力的公司,在大陆并不多见。

“事实上,芯原已经可以设计自己品牌的产品,但芯片设计服务的定位是不打自己的品牌,只从服务中赚钱。”戴伟民表示,“能否设计出来是我的问题,能否卖出去是IC设计公司的问题,芯原作为设计服务公司的定位有效地避免了市场风险。”

截至目前,芯原在手机的核心芯片、蓝光的高清音频芯片上都已大获青睐。“大唐、中兴、华为和重邮的TD-SCDMA和WCDMA基带芯片都采用芯原的ZSP核。几乎所有的TD芯片公司都是我们的客户。”戴伟民透露。

上市难题

芯原引起了美国纽交所的兴趣。“纽交所老板曾经盛邀芯原在美上市”,戴伟民说。

作为一家由一些统领地位的风险投资及个人直接投资的私人公司,寻找到合适的市场上市,也是投资者的意愿。细数芯原的投资方,除英特尔投资部外,芯原的主要投资者还包括,AustinVentures、华威科创投资管理顾问、展讯创业投资、汇丰直接投资(亚洲)有限公司和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国际金融公司、通环创业投资公司以及KTB风险投资、联想投资有限公司、SierraVentures、软件银行中国风险投资、维众创业投资集团(中国) 有限公司、美国中经合集团。近20家投资者组成的投资团使芯原上市意愿迫切。

现在的问题是,选择何处上市也让戴伟民感到为难。处于成长阶段的芯原未来想要扩张规模就需要兼并收购,海外注册公司的国际形象可以为其减少收购障碍。然而,在银行家看来,美国股市市盈率过低。“像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股价也只有十几块美元。如果芯原到美国上市市盈率很难超过在国内A股上市。”戴伟民说。

戴伟民透露:“如果在A股上市,芯原这样的公司30倍市盈率应该没有问题。”他说登陆中国A股市场是多数海外创业的中国CEO的梦想。

不过问题在于,如果想要回归A股,需要修改海外注册地,重新注册公司,将注册地改为国内。除了手续上的繁琐外,这些海外科技公司担忧中国背景可能为其在海外收购带来障碍。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华为公司在海外的经历让海外科技公司们往往望而却步,也让戴伟民心有余悸。

国内创业板启动后,中国科技部的邀请让他看到了转机。

中国科技部人员找到戴伟民,共同商讨推出国际板问题。在向证监会的陈述中,科技部人员以芯原的例子说明,海外公司回归国际板的迫切心情。设计中的国际板预计在上海交易所推出,将为那些在海外注册经营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公司专门设计。

据了解,作为贯彻国务院推进上海两大国际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将积极支持上海证交所国际板建设,推动红筹股公司及其他境外公司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有望在年内推出。其对上市公司收入要求可能低于纳斯达克。

作为芯原电子的投资方,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许盛渊指出,目前在其投资的公司中亦有两家公司有回归国际板欲望。

“四五年前,不做国内市场没什么,但今后,如果不花功工登陆国内市场,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戴伟民说。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071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老郭 发表于 2010-11-20 09:07:57
这句话好可疑。估计是作者搞错了:

“戴伟民于上世纪80年代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被聘为该校教授。”

在美国,从来没有人“留校”。大学不会聘用本校的应届毕业生,不论他/她的成绩有多好、成果多突出。这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

要想在母校任教也可以,但你得出去混几年,混出个人样再回来,那时母校方可接纳。

看到“毕业后被聘为该校教授”的字眼让我非常不舒服。不知道是当事人无耻还是记者无知。
sherwin 发表于 2010-11-20 13:15:44
看到“毕业后被聘为该校教授”的字眼让我非常不舒服。不知道是当事人无耻还是记者无知。
老郭 发表于 2010-11-20 09:07


估计两者都有,先有前者的无耻,再加上后者的无知,结果导致这样的软文出现,嘿嘿!
dddg 发表于 2010-11-22 09:17:31
en,还是回国内搞股票好,可以忽悠钱。   国外管的太严,捞不到钱。
wangxutao 发表于 2011-1-1 21:24:37
thank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