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八木天线制作经验谈

发布时间:2011-7-26 09:09    发布者:ipolo
关键词: 八木天线
近来想搞几条各频段的八木定向天线,看了几本关于八木定向天线的书,总结了以下经验(规律),都是书上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正确,希望各位同好指正。

由于引向天线各项指标在低频段的低端较易满足,而在高端则变化较快,所以其设计频率通常选在比中心频率稍高的某一频率。

1. 振子元件数的选定

振子的数目主要是根据给定的增益来确定的,而引向天线的增益主要决定于天线长度L/λ,因此,可以根据所要求增益值首先确定天线长度,然后根据引向器和反射器的常用间距来确定振子数目;或者直接根据经验数据来选择。通常,引向天线的引向振子的数目是6~12个,若再增加引向器的数目对提高增益没有显著的效果,对于高增益的要求,可以采用天线阵的办法来解决。

2. 无源振子尺寸的选择

无源振子尺寸的选择主要应从方向性和阻抗特性两个方面考虑。引向振子间距的选择。由于增益主要决定于L/λ,若引向振子的数目已定,则间距取得大一些较为有利,但当>0.4λ后,天线增益反而迅速下降,所以一般取(0.15~0.4)λ。第一引向器和有源振子的间距应略小于其它振子的间距,例如≈0.1λ 时,增益略有提高。通常引向器的长度在≈(0.42~0.46)λ范围。振子数目愈多,引向器的最佳长度也就愈短;若要求工作频段较宽时,引向器的长度也应取得短些。

反射器和有源振子的间距通常在(0.15~0.23)λ范围内,其间距对方向图的前后辐射比和输入阻抗影响较大,间距较小可有效地抑制后向辐射,但输入阻抗较低难于和馈线阻抗匹配,因而要折衷选择。反射器长度通常(0.50~0.55)λ。若对前后比要求较高,可采用发射网的形式。

无源振子一般选用铝管制成,导体半径通常选择在(1/200~1/300)λ范围内。振子粗细对方向性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对阻抗特性则有一定影响,振子愈粗,特性阻抗愈低,对展宽阻抗带宽是有利的。

引向天线有均匀结构和不均匀结构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引向器是等长和等间距的情况,而后者是指引向器是不等长和不等间距的情况,距离有源振子越远的引向器,其长度越短,间隔越大。它们都可以调整到各自的"最佳"状态。二者比较,一般说均匀结构主瓣较窄,副瓣电平较高;而不均匀结构主瓣较宽,副瓣电平较低,但若适当调整,也可以作到明显压低副瓣而不致太大地展宽主瓣或降低天线增益。相对而言,后者机动灵活。

3. 有源振子尺寸的选择

对有源振子的基本要求是能与馈线有良好的匹配,为此,有源振子应设计为谐振长度,并把它的输入阻抗变换到等于或接近馈线特性阻抗的数值。

八木定向天线一般是用同轴电缆馈电的。当有源振子采用半波对称振子时,由于受无源振子的影响,其输入阻抗值较低,因此就需设法提高有源振子输入电阻,常用的方法是改用折合振子。适当选择折合振子的长度,两导体的直径比及其间距,可以有效地提高有源振子的输入电阻,并结合调整反射器及附近几个引向振子的尺寸,可以获得满意的驻波比。其次,由于折合振子等效半径加粗,对展宽阻抗频带宽也有利。当然,有源振子也可采用附加匹配器的对称振子形式。

关于引向天线的馈电问题,若使用同轴电缆馈电,为保证天线的对称性,就必需在馈线和天线接口处加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例如U形管匹配器、T匹配以及宽频带传输变压器等。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145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