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

2025年08月01日 15:52    发布者:eechina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中国市场凭借近半的市场份额和接近15%的复合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彰显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巨大潜力。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市场在用户需求持续释放、AI与视觉分析及边缘计算技术加速融合、多国政策支持与投资加码,以及多类机器人加快落地应用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中国市场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制造工程能力优势、先进技术的加速投入、场景适配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共同推动中国厂商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逐步崛起,正稳步实现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战略转型。

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2024年全球出货量首次突破10万台,配送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国厂商以84.7%的出货份额引领全球。擎朗智能凭借全品类服务机器人产品,以22.7%的出货量占比位居全球第一,其配送机器人已在餐饮、医疗、酒店等多个场景广泛应用;普渡科技在配送与清洁领域双向发力,出货占比达18.7%,排名全球第二;高仙机器人专注于商用清洁场景,以12.9%的出货量占比排名第三;云迹科技深耕酒店服务场景,出货量占比8.2%,位居全球第四。中国厂商不仅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还在具身智能、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结合丰富的多场景应用经验,推动商用服务机器人实现快速智能化升级。

四足机器人市场同样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8亿美元,出货量约2万台,应用需求在电力、石油、公共安全等领域持续扩展。中国厂商宇树科技、云深处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高度集成的产品设计,在性能表现、出货规模及开放性等方面实现突破,正逐步重塑全球市场领导格局。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技术快速创新阶段,行业围绕本体、小脑、大脑三大核心技术架构持续演进,其中“大脑”所依托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成为关键突破方向。IDC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预计约5千台,2030年将增至近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各行业龙头纷纷入局,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扩展,围绕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升级与应用落地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

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厂商也在加速出海,2024年海外收入总计超过20亿美元,其中协作机器人出口收入达到约7410万美元,同比增长34.7%。遨博、大族机器人、节卡、越疆等代表性厂商加快海外布局,不断推动产品迭代与智能升级,提供多行业解决方案,拓展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市场,并构建本地化服务体系,通过参与国际展会、联合海外伙伴推广,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推动生态协同发展。

IDC中国机器人与物联网领域研究经理李君兰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力量,具备迈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下一个阶段的产业链、技术和应用基础,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加速从技术突破走向应用落地,呈现感知能力持续增强、大模型成为核心驱动力、仿真与世界模型不断完善、开源共享加速推进、多样化机器人载体融合发展、细分场景特定任务率先落地、人形机器人实现小规模落地、生态体系加速构建等八大关键趋势。未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关键在于与技术趋势产生交叉或重合,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成功的商业应用,从而具备持续竞争力,成长为行业的领跑者。

IDC的这一预测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