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笑氧镇静镇痛机中传感器技术自动调控笑气氧气混合气体的流量与浓度

发布时间:2025-6-23 10:13    发布者:ofweekmall
提及治疗,疼痛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惧有时比治疗本身更可怕,而因此耽误治疗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如何解决患者所面临的的疼痛、焦虑和恐惧,医疗行业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吸入笑气镇痛设备得以普及,它可以有效缓解治疗过程中疼痛与不适。
吸入笑气镇痛设备.png
笑氧镇静镇痛机是一种通过吸入笑气与氧气混合气体来缓解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医疗设备,其核心技术在于传感器技术,能够自动调控笑气与氧气的流量与浓度,从而实现精准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传感器技术在笑氧镇静镇痛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笑氧镇静镇痛机通过将笑气(氧化亚氮)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输送给患者,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感到镇静、无痛并保持放松状态。其中传感器技术的关键作用:
精准调控气体比例:流量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协同工作,确保笑气与氧气的混合比例始终处于安全且有效的范围内。例如,设备可以设定笑气浓度最高为70%,氧气浓度最低为30%,从而既达到镇静镇痛效果,又避免缺氧风险。
实时监测与反馈: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患者吸入气体的流量和氧气浓度,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使设备根据患者状态自动调整气体供给,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提高操作便捷性: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操作更加简单,医护人员只需设定目标参数,设备即可自动完成气体混合与输送,降低了操作难度。
工采网推荐两种传感器:

美国Siargo 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 FS4300系列可以直接测量气体质量流量,无需旁路设置,测量范围覆盖0~5SLPM到0~50SLPM,适用于医疗设备中的笑气镇静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笑气与氧气的流量,确保混合气体的输送量符合患者的需求。
美国All 电化学氧气传感器PSR-11-917-M2具有高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实时监测0%~100%的氧气浓度。用于监测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确保患者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浓度不低于30%,从而避免缺氧反应。
通过这些传感器的实时监测与反馈,设备能够自动调整笑气与氧气的比例,从而实现精准的流量和浓度控制。
笑氧镇静技术在临床中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快速起效:笑气在吸入后30秒至60秒即可产生镇静镇痛效果,起效时间远快于传统麻醉方式。
恢复迅速:治疗结束后,患者只需吸入纯氧3~5分钟,即可完全恢复清醒状态,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安全性高:由于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不低于30%,患者不会出现缺氧反应,同时笑气浓度控制在70%以下,避免了高浓度笑气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缓解焦虑与恐惧:笑氧镇静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感,尤其适用于儿童、牙科恐惧症患者等特殊人群。
非侵入式操作:患者只需通过鼻罩或面罩吸入混合气体,无需注射或手术,过程更加舒适,减少了对患者的心理创伤。
笑氧镇静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医疗领域
口腔科:用于牙科治疗,特别是儿童牙科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提高治疗配合度。
医疗美容:在注射美容、激光治疗等项目中,笑氧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舒适度。
妇产科:在分娩镇痛中,笑氧镇静能显著缓解产妇的疼痛和紧张情绪。
消化科:用于胃肠镜检查等侵入性检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烧伤科与皮肤科:在治疗烧伤或进行皮肤激光治疗时,笑氧镇静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
笑氧镇静镇痛机通过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笑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精准调控,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速且舒适的镇静镇痛体验。其快速起效、恢复迅速、安全性高等特点,使其成为缓解患者疼痛、焦虑和恐惧的重要工具,在口腔科、医疗美容、妇产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也为医疗行业迈向舒适化治疗迈出了重要一步。了解更多笑氧镇静镇痛机中流量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技术,可咨询工采网FAE技术工程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919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EtherCAT®和Microchip LAN925x从站控制器介绍培训教程
  • MPLAB®模拟设计器——在线电源解决方案,加速设计
  • 让您的模拟设计灵感,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 深度体验Microchip自动辅助驾驶应用方案——2025巡展开启报名!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