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系统火爆,物联网行业是否该提前布局?

发布时间:2022-9-13 15:11    发布者:xmwtbl
关键词: 工业智能网关 , 数据采集终端 , 工业物联网 , 6G卫星通信 , 智慧云平台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随着2020年北斗卫星系统的组网完成,众多的高科技行业开始涌入卫星通信市场,而在最近,我国进行激光通信试验,成功将信号以激光的形式传输到地面接收站,这对于未来卫星网络之间的高速通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众多的科技厂商也开始为卫星通信产品开始预热,华为、小米、VIVO、星纪时代等等厂商纷纷推出支持卫星通信的终端设备。
cee4958ae16b2d6b53e6f392eaf150b.jpg
北斗卫星通信手机是刚需还是搞噱头?
华为Mate50系列将支持北斗卫星通信能力,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苹果iPhone 14系列紧随其后也宣布首次将支持卫星通话功能;小米移动软件于今年3月获得了一项基于卫星的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新专利;vivo的部分主流手机也支持北斗导航
在北斗卫星网络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实现覆盖全球的通信功能,即便是在远洋、深山、谷底等等边远地区,也能接收到文字、语音和图片等信息。这也是未来6G通信的发展趋势,而在城市乡村等等网络设置完整的地区,北斗卫星通信的使用价值并不大,日常生活办公仍是以4G网络为主。
北斗卫星通信技术目前技术还不成熟、相关费用较高,与5G技术一样,短期内很难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总的来说,对于安全救援、远洋运输、科研采样等领域有其必要性,对于大众来说,暂时还没有大规模使用的需求。
北斗卫星通信网络是否适配物联网行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北斗卫星通信网络将是我国未来通信网络的重中之重,除非出现技术突破,不然未来的一切都将往这一系统去靠拢。
卫星通信的广泛性与高速性十分契合物联网行业的需求,对于分布式工厂、智慧水务、智慧矿山等等领域都将是极大的加成,特别是设备远程管理维护这一方面更有使用价值,但也会面临和5G技术面临的问题一样,费用高将是把众多物联网企业拒之门外的因素。
目前5G技术已经实现大企业的商用,但仍处于较小规模,卫星通信的成本可能比5G只高不低,因此对于安全救援,远洋运输这类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来讲会更加实用,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面对疫情以及经济不景气的现在,稳住阵地选择合适自己的物联网的设备,慢慢的更新换代才是正确的做法,盲目跟风不可取。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0038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 Microchip视频专区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iscover浏览资源
  • Dev Tool Bits——使用条件软件断点宏来节省时间和空间
  • Dev Tool Bits——使用DVRT协议查看项目中的数据
  • Dev Tool Bits——使用MPLAB® Data Visualizer进行功率监视
  • 贸泽电子(Mouser)专区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