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p7056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44251.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手机病毒无处不在 病毒威胁不可限量

已有 749 次阅读2011-9-15 18:18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手机qq、手机炒股、手机网银、手机阅读、手机视频等应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一些看不见的危险正走向手机用户,尤其是每逢节日,更是手机病毒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高发时段。据了解,手机病毒包含了恶意程序、钓鱼网站、木马等。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网络病毒联盟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新截获手机恶意代码1600余个,累计感染智能终端800万部以上。g data统计得出今年1月至6月,国内新增手机木马和恶意软件2559个,感染手机用户数高达1324万人次。“两节”期间,手机病毒异常活跃,吸费、诈骗、隐私等恶意行为,令消费者头疼不已。

  手机病毒无处不在

  随着3g网络的不断成熟,以及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功能的日益增多,用户停留在手机上的时间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手机病毒如一只无形的“杀手”,无处不在。

  截至目前,我国约有1.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对比下,近乎每十个智能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个受到过手机木马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根据g data安全中心2011年7月调查发现,88.6%的智能手机用户认为手机存在安全威胁或病毒威胁,而智能手机用户中,有近六成表示在使用手机银行/支付时最担心手机安全,排在其后的三种最让用户担心手机安全的情形依次是:手机丢失/被别人使用或查看时、使用手机上网时、以及使用手机炒股时。

  但是,对于智能手机用户而言,心有不安却又防不胜防。恶意扣费、远程控制、隐私窃取、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等,它们已不单单是让手机死机、操作迟缓,更有可能窃取手机上的个人通讯录、个人信息、日程安排、账号和密码等,威胁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

  更为严重的是,其中的钓鱼网站已然成为了涉网犯罪的重灾区。据报道,近日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院受理审查起诉的案件中,涉网络类犯罪就有34件,约占审查起诉案件的3%。其中,钓鱼网站诱骗案最多。

  利益驱动是根源

  手机病毒横行,说到底还是源于一个“利”字。

  业界专家认为,利益驱动是导致手机病毒多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手机病毒比电脑病毒的获益方式更多,可以通过私自联网上传数据和下载恶意软件、恶意发送扣费短信彩信、定制各类付费服务等手段直接窃取用户钱财。

  的确,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了电子商务、日常消费的一个重要渠道,手机qq、手机网银、手机炒股、手机阅读、手机视频等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一群以窃取用户隐私数据为生的群体,以病毒方式传播,从中牟取丰厚利润,同时也推动背后的利益黑洞越滚越大。

  2010年2月9日,一款名为“彩信骷髅”的手机病毒,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感染了国内超过10万部智能手机,影响到超过千万的手机用户!中毒手机用户平均损失超过200元,总计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00万元!

  g data介绍目前国内手机的总应用软件数量超过5万,而恶意软件数量超过4400款,每1000万用户就有260万人中过招,黑色产业链达10亿元规模。这么巨大的诱惑,怎能不让诈骗分子动心。

  安全隐患如何破题

  手机病毒问题是手机和移动通信发展中必然面临的问题,是移动数据业务的繁荣路途上的障碍。重要的是,手机病毒的如影随形,无疑是手机用户的一大隐患,也是相关产业链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应对、解决手机病毒泛滥局面,需监管机关、运营商、手机厂家、软件开发商、用户共同努力。

  日前,工信部通信保障局正在着手建立手机病毒的特征库,除外,工信部还将从传播链、用户安全意识、手机卡复制等环节打击手机病毒产业链。

  目前,工信部已与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三家企业发了手机卡治理通知,显示各方打击的决心与力度。但是,相关部门还应颁布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处罚力度,为治理手机病毒创建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

  为避免手机用户被不法分子侵害,g data网络安全专家建议用户应谨慎点击短信链接、运行彩信附件,并在网络下载和通过蓝牙等设备接收到陌生安装包时,及时通过g data杀毒软件对其进行安全检测,与电脑连接之前先使用g data杀毒软件扫描计算机,防止计算机手机交叉感染。此外,用户还要格外小心未知电话,特别是当来电显示乱码电话时,用户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总之,手机病毒具隐蔽性、传播快、破坏性强等特点,在短时间打击、清理谈何容易。因此,须从源头上斩断利益链,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以防止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