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水处理技术是作用于细胞的表面,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特性,最终导致细胞组分泄露到中间介质中的污水处理方法。
影响臭氧消毒的因素
臭氧在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具有极高的杀菌效率,但在污水消毒时往往需要较大的臭氧投加量和较长的接触时间。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
1、原水pH的影响
通过动力学实验,在固定气体流量(Q=10 L/h)的条件下,考查了在不同pH值时,臭氧对实验用水的消毒效果。以pH=6.7和pH=8.0时为例。实验结果表明,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在水质呈酸性时臭氧的存在时间要长于水质偏碱性时的存在时间,故水质显酸性时的消毒效果优于碱性条件下的消毒效果。
2、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主要是水中含COD、NO2-N、悬浮固体、色度等,这些物质会消耗水中的臭氧。有时还出现污水臭氧消毒后COD 增加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臭氧将水中难降解的惰性物质氧化为小分子物质或者将一些环状有机物开环,从而提高了原BDOC,在臭氧消毒之前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尽量彻底的去除有机物是十分必要的。
3、臭氧投加量和剩余臭氧量的影响
不同水质所需的臭氧投加量不同,臭氧的投加剂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出水水质越好。M Petala对普通活性污泥法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再经臭氧消毒后出水达到美国EPA回用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