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jiamin123321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125975.html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标准尺寸O型圈厂家直销

已有 614 次阅读2016-9-21 13:57 |个人分类:进口O型圈

O型圈180°分型多腔模模具设计

对于小规格O型圈,如果用户需求量是多次供货,每次每种规格150件以上,应设计多腔模。多腔模模具与单腔模模具设计收缩率一样,都是根据胶料的收缩率确定。模具结构一般选择4腔、9腔、16腔、25腔等。

O型圈180°分型多腔模模具设计的重点仍然是型腔尺寸的确定,其型腔尺寸与180°单腔模模具设计收缩率计算相同。撕边模模具余胶槽必须是90°的V型,余胶槽与型腔的距离在0.05-0.08mm

O型圈180°分型多腔模模具结构采用导柱、导套定位。导柱、导套定位适用于多腔模具及定向定位。16腔以上的O型圈采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定位销。其作用是能够便于操作,合模的时候不容易发生差错。如果多腔模模具较大,最好采用3腔定位方式。

导柱、导套定位同时也适用于三模板结构,不仅可以防止模板错位,也可以防止模板转向。一般在模具的两端或对角布置两个或四个定位销,通常是两种不同规格的直径,此外还可以在模具刨去一角作为标记,使模板不会发生反向错位。在三块模板结合时则采用五个定位销。其中上模具板和中模具板采用三个定位销定位,而下模板和中模板采用两个定位销。

导柱又叫导销,外径系列依据模具大小不同常采用6mm8mm12mm16mm;长度系列为24mm28mm34mm38mm44mm48mm等,比模具闭合尺寸长短1-2mm为宜;同时视O型圈制品高度情况决定其导销长度。

 O型圈180°分型单腔模具余胶槽的确定

填入型腔的胶料,要保证充满压实,必须稍微过量。特别是开放式模具,余胶料就更多些,这些多余的胶必须在压制过程中排除,不然多余胶料会顶起上模。模板间留下较大空间造成过厚的胶边,影响制品尺寸精度和使用性能。因此,必须在型腔周边开设沟槽储存余胶,这种用来排除余胶的沟槽叫做余料槽或流胶槽。

余胶槽的大小应适当,过小容纳不了多余胶料,影响制品的尺寸精度;过大则在压制时,胶料还没有流进型腔就流入余胶槽,造成压力降低,产品缺胶而成废品。O型圈模具的余胶槽一般取产品截面积的7%-14%

    余胶槽的形状有R型,长方形,梯形,和V型等,其大小和数量视制品的较量而定,其原则是重量大的尺寸大些,重量小的尺寸小些。余胶槽与型腔的距离一般为0.5-1.5mm,而撕边模模具余胶槽必须是90°的V型,,其与型腔的距离在0.05-0.08mm

 O型圈密封原理

O型密封圈的密封作用时依靠在装配状态下其断面受到一定的轴向或径向变形而产生的,这种变形是将O型圈装在合适的腔体中实现的

1、 静态密封原理

O型密封圈用于静态密封的机械部件时,可密封100Mpa或更高的压力。O型圈在沟槽中受到一定的压缩,通常压缩量为8%-25%,因压缩而产生一个初始的接触压力,依靠O型圈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密封介质。被密封的介质压力越大,O型圈压缩量越大,产生的密封力也就越大,这种现象叫做自密封作用。静态密封用O型圈的密封效果受其初始接触压力、接触表面(包括接触的沟槽和O型圈本身)的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及沟槽的深度等影响

 

2、 动态密封原理

动态密封包括往复运动密封和旋转运动密封

往复运动:主要靠自封作用。O型圈的接触压力随介质压力增大而增大,导致介质压力成为O型圈密封的主要因素,既借流体(介质)的压力通过O型圈叠加到接触面上形成的密封为“自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密封形式

旋转密封:它是利用焦耳热效应(橡胶在拉伸时生热,而橡胶在伸张状态下受热又发生收缩的效应为焦耳热效应)来达到密封的,在装配时给O型圈5%-8%的伸缩率,使O型圈强迫与密封轴接触。当轴旋转时,O型圈便发生收缩,而收缩值一般在4%-5%,即抵消大部分的压缩率,仅剩少量部分,于是靠O型圈与旋转轴之间的油膜达到密封。

进口O型圈冷冻修边的常见问题

在冷冻修边中,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它们有的起因于前工序,有的则由于条件控制不当所致。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O型圈接头处断裂。这一般是前工序(模压或注压) 接头不良造成,原因多种多样,有胶料流动性差、胶料局部焦烧、硫化压力不足等。不牢固的接头在冷冻下受到冲击后便断开。

2、O型圈表面坑洼和麻点。一般因温度太低、冷冻时间过长或喷射速度过快所致。其中大的坑洼由大弹丸造成,而麻点则由小颗粒弹丸造成。   

3、O型圈除边不彻底。有时在分型面处有残余的飞边,可见,形成这类缺陷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小弹丸搭配比例不当,一般小粒子太少容易造成此类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飞边太厚,如厚度超过0.2mm时飞边就难以除尽。

 台湾博亚特O型圈的性能分类

O型圈有上万种,按产品配方分类不科学,按照性能来分类才比较合理。如:耐磨指标做第一指标的配方,用在哪种产品上都是耐磨第一。耐油、耐酸碱、耐高温、耐化学品、耐高压,耐水蒸气等等以此类推。

按生胶主要性能来分类,也不科学,在现有资料中,随着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使用几种新材料的共混体,接枝技术从而获得成本低廉,性能优越的配方。这在现代经济商品竞争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橡胶配方在O型圈的价值工程和企业效益之间,具有最强的决定功能。

下面以耐油配方来具体阐述:配方是指该配方必须把耐性能作为第一性能的配方。

性能,在使用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能。如果化学稳定性能达不到要求,橡胶的结构因为油性介质的化学作用而改变,造成其他物理性能发生改变:如强力、变形、硬度、弹性等性能降低,或完全失去。因此,耐性能是该配方的第一性能指标

根据介质油类的性质特点,如:极性油非极性油油类的温度条件等。从而确定耐油性能的级别。不同级别O型圈,要选择不同的主体橡胶材料。如:介质油是常温下使用,丁氰胶就能保障;如果是高温条件下使用,就要选择硅橡胶、氟橡胶

O型圈适用范围不同,有不同要求,上面配方可做胶辊。衬里过渡层使用的,多余硫黄可以渗透到面胶里去的,硫化时间可按胶辊硫化控制即可。如果做电瓶壳、黑管配件、人造玉石等,就要长时间二次硫化了。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