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细菌或已污染火星 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

发布时间:2012-9-3 08:07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细菌 , 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上个月将一辆重达近一吨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成功送至火星表面,这台行星化学实验室将寻找火星生命的线索以及现在是否存在生命等问题。然而,有些科学家认为火星可能已经被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污染,这些微小的生物通过未经完全消毒的探测器抵达了火星。
3.jpg
欧洲空间局坠毁在火星上的“猎兔犬2号”探测器
2.jpg
在2006年一艘经过紫外消毒的探测器上发生了健康的芽孢杆菌
到目前为止,美国、前苏联以及欧洲共发射了十多个火星探测器计划登陆火星表面进行探索,其中不乏坠毁在火星表面的探测器,比如欧洲空间局的“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就在2003年底坠毁在火星表面。前往火星的探测器按标准程序应该被完全消毒才能离开地球,但是否每一个火星探测器都严格按程序将一切微生物杀死呢?
如果我们确定火星已经被来自地球的生物污染,那么这将打开一个天体生物的潘多拉盒子,我们似乎在扮演着一个上帝的角色,无意间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到另一个星球上,然而这些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是否会突变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体而适应火星的外星环境呢?我们有理由担心行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污染”的问题,比如在2006年,有报道称在一个已经通过紫外消毒的宇宙飞船上发现了仍然健康的芽孢杆菌。
向火星发送探测器时可能携带的地球微生物将成为科学实验的最大一次意外事件,这也意味着我们在另外一个星球测试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地球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窗口。根据赖斯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珍妮特·西范尔特(Janet Siefert)介绍:“我们已经从岩石的年代记录中发现复杂的生命具有惊人的复苏能力,尽管它们一再徘徊于覆灭的边缘,但从来没有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失败。”我们相信一旦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抵达火星,它们将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生存。
在以往对化石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生命体可最低限度勉强维持生命,超出了科学家们设想的种种可能性,它们可以通过变异积累适应环境的遗传序列,迅速适应陌生的环境。但是,这些微生物能抵御住火星干燥、强烈辐射的环境吗?在2012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验证微生物是否能适应类似火星的环境条件,结果显示微生物通过自身的适应改变以应对冰冻,缺少氧气、水分的环境,但最终这些微生物还是灭亡了。
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抵达火星后,可能迅速进行大量繁殖,群落数量出现快速增加,依靠大量的隔代基因突变来筛选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基因,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能适应火星环境的遗传特性。假如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抵达火星并成功适合火星环境,研究人员认为它们的外表将出现彻底的变化,这将是一个真实版的《创世纪II》(Genesis II),意味着一种新的外星生物诞生。
地球微生物导致火星出现新的物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结论:火星上已经存在生命,这些不同形式的生命可能与地球的生命在同一时间出现,并具有遗传上敏捷性,可迅速适应干燥的火星环境。因此,来自地球的微生物可能与火星上已经存在的不同形式有机体进行资源争夺,形成一个来自两个不同星球、不同生命形式的奇特生物圈。地球微生物污染火星环境可能不是我们在道德上想要进行的实验,但这或将会得到一个空前的结果。

晚报讯 昨天,以“火星探测”为主题的院士沙龙在科学会堂举行。多位院士在沙龙上提出,在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中,应包含“改造火星环境”项目。因为在太阳系中,火星是最接近地球环境的行星,通过改造,把它变成一个“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1.jpg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火星探测热潮。今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展开为期两年的探测任务。此外,欧盟、日本、印度也都有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火星与地球十分相似。它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47分钟,与地球基本一致;它的自转轴也是倾斜的,从而形成了一年四季的区分;它有大气层,不过比较稀薄,是地球大气的1/160,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它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40%不到;在所有行星中,火星的温度也与地球最接近,最高温度在20℃左右,平均温度为零下60℃—70℃。

  欧阳院士认为,由于火星环境与地球最为接近,改造火星是可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改造项目,是提高火星的温度,改造它的大气层。这个项目估计要花费200年时间。虽然十分漫长,但火星改造是值得的,因为人类应该有一个“第二栖息地”,作为危险避难、保留人种、人口输出的地方。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670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