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大豪:传统织机领域的深耕者

发布时间:2012-6-13 09:4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创业 , 兴大豪 , 绣花机
“哪里有绣花机,哪里就有兴大豪”,这是自1986年成立至今,兴大豪(又名大豪)一直奉行的发展理念。在别人眼中,缝纫、针织机械自动控制是一个传统且狭窄的拓展方向,但是在大豪科技总经理吴海宏看来,传统狭窄正是该领域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市场需要更多的技术改革,另一方面恰恰挡住了不少盲目的竞争者。

技术创新铺垫多元化布局

在大豪科技会客厅的醒目位置挂着一幅宏伟的《开国大典》图卷,细腻的人物神态,丰富的色彩变幻一直让笔者以为那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的丹青之作,吴海宏笑着揭秘道,“错了,那不是画,而是用我们的电脑刺绣机绣出来的绣品”。“现在的纺织技术与以前主要靠绣工手工制作的方式已经彻底不同了。你只需要选定样图,通过刺绣花样编辑系统(刺绣CAD)制作成刺绣花样文件,再把文件传送到刺绣机的电脑系统里,之后的针法、配色、绣亮片、绣珠管、绣彩带等加工步骤就完全由电脑刺绣机自动完成了。”

就是为了这句简单的“自动完成了”,凝聚了大豪多年来的投入与精力。吴海宏说,与大多数国企转制企业一样,由于企业前身为北京市科委下属的研究院所,大豪科技在诞生之初,就没有为产品的销路和技术背景犯过愁。“这种‘不识愁滋味’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97年前后,我和公司几名同事去上海参加缝制机械行业一次行业展会。在展会上,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展示出了非常先进的纺织机电化技术,而曾经代表国内最先进纺织技术的我们却一直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缓慢前进或者说原地踏步。”

这一对比,刺激并提醒了大豪。他们意识到,想要不被市场淘汰就只有下定决心依靠技术进步,扩大市场规模。于是,1998年,精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完全脱离了以往老国企的管理模式,通过采用持股、绩效奖励等办法,最大限度的发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再度锁定在电脑刺绣机的主控、软控以及设备周边产品等方面。很快,公司的年均销量增长率就达到了40%~50%。

“2006年,我们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时刻,”吴海宏骄傲的介绍说,“那年,我们的电脑刺绣机产品出货量达到了8万多台,公司全年营收超过了10亿”也是在同年,大豪开始考虑公司发展多元化,由之前传统的刺绣行当扩展到伺服马达驱动器、工业缝纫机以及电脑横织机等领域。据吴海宏介绍,截止目前,大豪科技在伺服马达驱动器市场的年出货量已经达到在6万多台,工业缝纫机市场今年预计也能有8千台以上电控系统的销售量。“电脑横织机领域由于我们涉足较晚,市场上已经有先行者掌控,目前我们的占有率维持在10%左右,”他说。

当前,针织机械和缝制机械数控市场依然是大豪在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维稳不变的方向。吴海宏说,伺服马达驱动器、工业缝纫机数控以及电脑横织机数控,这三项新业务都是在刺绣机主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显露出来的新机遇。“除了刺绣,行业还需要更高智能化、更高集成度的缝纫机、横织机数控,而高智能化的刺绣,缝纫以及横织机又离不开多部马达的驱动控制……总之,生意就是这样,潜下心来就会发现老树也能长出很多新枝,就看你能不能利用这些新枝啦,”吴海宏补充道。

说说兴大豪的“荣誉员工”

走访兴大豪公司的过程中,不少出出进进的公司员工都微笑着和TI的销售小蔡打招呼,“今儿又过来啦?”

在采访过程中,吴海宏不止一次的称呼TI的销售为大豪的荣誉员工。他说,公司与TI的结缘始于2000年,“那时,我们主要采用的是TI 32位的C2000系列MCU,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规模周边电路电源管理芯片。真正大规模的合作是从2009年金融危机后开始的,”吴海宏介绍说,“那时,由于各家半导体厂商的减产,国内芯片市场的供应非常紧俏,TI C2000系列MCU甚至有了比正常价高出数倍的黑市价格。国内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芯难求’的局面,大豪科技甚至都做好了最坏的停产准备。”

“但是在与TI国内销售团队沟通后,他们率先给我们调配了货源,并且有像TI小蔡这样的‘荣誉员工’经常回访,在我们遇到技术困难或者调整生产计划时献计献策。”“相比,另一家最初为我们提供半导体器件的外资企业,货源不能保证不说,在遇到技术问题时也常常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回馈。作为一家生产推动型企业,任何一天的等待都是耗不起的。”吴海宏说,从整个生产到销售链路上,大豪只给了3家半导体器件供应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称号,而TI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老总的两大心愿

经过数十载的深耕不缀,截止2010年,大豪已有拥有资产10亿多元,累计销售设备台数超过40万,在国内刺绣机市场中占有75%以上市场份额。其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欧盟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全国缝制设备自动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吴海宏在备感欣慰的同时,仍然怀有两大隐忧。

谈到目前针织、缝制设备行业的困境和对于未来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时,吴海宏说,目前国内外在针织、缝制行业最大的差距就是机电一体化结合。“我们有懂纺织,懂机械的人才,有学电子,学各种算法的人才,但是却没有既了解针织、缝制机械原理又掌握电子算法的综合性人才。由于这样综合性人才的匮乏,企业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去培养或者从国外高薪聘请,这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

“如果要说对未来发展的希望,总结起来有两点,”他补充道,“首先是与国内轻工类院校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就是希望像TI这样的世界级半导体企业能够根据我们国内企业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吴海宏望着TI的小蔡,笑意盈盈,“我深信,对于国外半导体公司来说,针对有潜力的客户,推出量身定制的芯片产品,是深度绑牢大客户的制胜法宝。”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278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