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首次“失宠” 智能电网成“新宠”

发布时间:2012-3-28 22:16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特高压 , 新能源 , 智能电网
  编者按:“受德国等国下调新能源补贴的政策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欧洲市场也在萎缩。”上述光伏生产商表示,规模小、实力弱的新能源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市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将会出现新的流向,智能电网就是就是其中一种。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统筹规划,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后来在民意的作用下,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
  “过去9年中,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到要扶持包括太阳能产业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唯独今年突然提出了限制,这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黄鸣称。
  新能源政策表述存争议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先前表述,有部分人士表示理解。“总理在报告中讲制止盲目扩张,实则是要求有序的发展。即如何刺激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刺激下游电站的发展,避免设备制造方面的盲目性。”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委员在政协发布会上说。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邢新会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注意到的新能源无序发展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多晶硅产业,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全世界都够用,市场有局限,多晶硅产业发展受到很大挑战。因此,政府有必要理性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子控股公司总经理杨文良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光伏产业的生产制造大国,但不是光伏产业发展强国,产业整体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市场亟待启动。体现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三头在外”现象:光伏设备依靠进口、关键工艺技术受制于国外、光伏产品市场在外。他建议:“要以中长期引导光伏产业发展,使我国的太阳能产业能够在标准化、法制化、程序化上长期持续发展,并以普惠的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以应用市场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但以黄鸣为代表的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先前的表述会打击企业对于风电行业的信心和预期。黄鸣认为,虽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确存在一些产能暂时过剩和扩张过度的问题,但这也是受到欧美经济形势和对华政策带来的影响。这只是国内需求尚处在启动之际的暂时现象,并不能代表价格早已低于常规能源、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太阳能热水、采暖、太阳能炊具等产业。
  黄鸣认为,太阳能市场是一个数百万亿元的国内新能源开发市场,和一个世界经济复苏期上千万亿元的国际新能源市场。在化石燃料资源即将消耗殆尽、过度开采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必须及时抓住新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对于欧美主要国家,我国光伏市场发展总体上还显得滞后。”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也认为,国内光伏装机容量亟待进一步扩大。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总装机容量尚不到全球的5%,2011年新增量也仅占全球的7%,占我国2011年9000万千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2%,然而我国2011年煤炭净进口已经达到1.68亿吨,增长15.2%,煤炭消耗总量超过35亿吨;未来15-20年,如果我国GDP再翻两番,将消耗相当于今天近3倍的煤炭量,超过100亿吨。
  或致行业变动
  “尽管在措辞上已有所更改,但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表述已经释放了减速的信号。”江苏某光伏企业生产商对我们表示。
  黄鸣认为,目前整个行业处于调整期、冬眠期,假若政府不能调整表述意见,很可能带来的是银行断贷,融资更加困难,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太阳能、风能企业可能就此破产倒闭。目前,德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百分之百地倒闭,美国的光伏企业也已经倒下了百分之六七十。
  此前,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美国“双反”对中国太阳能发展影响很大。如果美国的“双反”通过,虽然美国市场只占中国4%的出口额,但通过以后会征收100%的关税,同时影响我们出口欧洲。
  “受德国等国下调新能源补贴的政策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欧洲市场也在萎缩。”上述光伏生产商表示,规模小、实力弱的新能源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市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将会出现新的流向,智能电网就是就是其中一种。
  市场人士指出,对风电产业来说,智能电网的好处在于可借助特高压交直流外送通道,实现风电和火电联合外送,可促进风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并大幅降低外送成本,有利于扩大风电的消纳范围和规模。
  来自:中国联合商报


特高压电网发展提速 万亿蛋糕待分享

  编者按:据悉,国家电网已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为其制定国家级的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连接起来,形成“三纵三横”的“三华同步电网”,到2020年建成五纵六横的格局。特高压“十二五”规划如获通过,将大大推进中国特高压产业的发展,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对于特高压公司而言,有望迎来“特高速”发展。
  特高压建设在争议中前行 智能电网先行启动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我们表示,管理层对特高压电网还是持谨慎态度。
  从发展智能电网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主要任务》的那一刻起,人们便从中感受到管理层对建设智能电网所下的决心。
  根据《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我国要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由此不难看出,发展智能电网不仅被排在了用能管理、节能减排等工作的首要位置,更被视作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
  根据国家电网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意见》,将分三阶段规划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其一,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规划工作;其二,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其三,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如此一项宏伟的规划将为我国经济注入怎样的活力呢?国家电网预测,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将接近4万亿元。而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也曾就此指出,智能电网建设每年将拉动GDP一个百分点。
  特高压电网发展提速
  国家电网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特高压电网加智能电网等于坚强智能电网。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特高压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
  所谓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而特高压电网顾名思义,可以更快、更多、更远距离的传输电力。
  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事实上,对于特高压的利弊,业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论如何,2011年3月,建设特高压电网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列入,就意味着建设特高压电网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作为特高压电网矢志不渝的拥护者,国家电网很快于今年年初完成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据悉,该规划目前已上报至国家能源局。
  不过,今年2月,原国家计委燃料动力局局长蒋兆祖、原水电部副总工程师沈根才等25名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送报告,再次旗帜鲜明地以电网安全、资源浪费为由反对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规划。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我们表示,应该注意到特高压电网并未出现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表明管理层对特高压电网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因此,在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获批前,变数仍然存在。
  新能源发展将获得支撑
  如果说特高压电网建设尚存变数,智能电网建设却已是箭在弦上。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以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必然效果显著,万亿“盛宴”亦将为上下游产业创造绝佳的发展机会。然而,比这意义更为巨大的则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发展循环经济。
  正如国家电网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建设智能电网是提高能源调控力和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作为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托,对于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世界电网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风能、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对我国电网构成冲击,这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最大障碍。而作为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新一代电网,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被认为是截至目前解决这一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智能电网惠及诸多产业
  除去上文提到的新能源产业外,在智能电网万亿“盛宴”的刺激下,诸多产业都将得到发展良机。
  其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国家电网下属企业。据了解,国家电网2012年将完成坚强智能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预计将解决超过4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其中,将集中针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攻关,预计全年研发经费将达80亿元。
  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志表示,目前中国已形成全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批量生产能力,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已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国内相关企业,无疑将从国家电网的投资中分得利好。
  国家电网除了加大了研发经费,更相应增加了下属企业的生产能力。以中电装备济南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2700余亩的规模是国内同类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的产业基地。该基地主要研制和生产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特高压及各电压等级GIS、智能电表、电工汽车电池组、特种新材料输变电等产品。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将提高5倍左右。
  此外,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上的智能电网将使2011年-2015年电力信息化投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据计世资讯测算,2011年智能电网领域的IT投资规模约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工程的渐次展开,IT系统采购也将在经过了2011和2012年的较稳定增长后,在201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5年电力行业IT规模将达到358亿元,2010至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2.7%。
  来源:证券日报


特高压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特高压市场蛋糕巨大,但专家认为相关合作方形成的长期交易格局,不利于后来者进入
  据悉,国家电网已将《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上报至国家能源局,为制定国家级的《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到2015年,将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连接起来,形成“三纵三横”的“三华同步电网”,到2020年建成五纵六横的格局。《特高压“十二五”规划》如获通过,将大大推进中国特高压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对于特高压公司而言,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步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电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我们表示,近几年来,国家在电网建设方面的投资每年达3000多亿元,按照这个规模发展,再加上特高压电网方面的投资,未来市场有望超过万亿元。他认为,《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可能与制定中的电网专项规划会有所重复。但他也承认,尽管国家电网七条特高压线路尚未完全获得项目审批,但推动特高压电网建设正在成为决策,并呈加速之势。
  2月初的一则消息说,今年国家电网将力推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长沙、荆门—武汉—南昌四条交流特高压线路,及哈密—郑州、溪洛渡—浙西、哈密北—重庆三条直流特高压线路核准开工,俗称“四交三直”。其中,锡盟—南京、荆门—武汉—南昌有望于年内开工。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表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技术条件,建议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薛禹胜说,我国一次能源的资源分布与消费地分布很不均衡,大型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长达1000—3000公里,导致煤电运输能力紧张,煤电价格循环上涨。要破解这个困局,可用特高压“输电”弥补“输煤”的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及多位驻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强化统一规划执行,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尽快形成我国特高压电网骨干网架。
  谁将受益
  除了国家层面的布局,全国有多个省市如江苏、湖南、甘肃等省都有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打算。并且,事实也证明,特高压工程是安全的、高效的。2006年开建、2009年1月正式投运的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安全运行3年。通过这一工程,化石能源严重匮乏的湖北接受了大量来自煤炭大省山西的电力电量,极大缓解了湖北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据统计,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湖北用电极为紧张的时期,特高压工程向湖北输送电量9.85亿千瓦时,相当于增加一个大型火电厂的发电能力。2010年全年,湖北通过特高压工程,从山西输入70多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输送350万吨煤。
  除了供给方和接受方能够分享到特高压电网带来的好处,相关行业和公司也都尝到了甜头。
  我们从河南平高电气公司有关部门了解到,作为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受益者,平高电气近日中标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中标项目总金额约16亿元。
  除了平高电气,中国西电、天威保变、特变电工等众多电气厂商集体分享了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这300亿的特高压招标蛋糕。同时,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意味着停滞了近两年之久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重新启动建设步伐。
  平安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海认为,特高压交流建设重启,规模是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示范线的一倍以上。他预计,区域特高压交流建设将逐步加快步伐,对相关设备类的龙头企业形成利好。
  不过,有细心的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的中标单位除特变电工是民企外,其余均为国有控股企业,可见国家在大型特高压设备的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国有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来说,要想拿到万亿的特高压市场订单,除非能像特变电工一样在技术上有过硬的条件,否则就很难分享到这块大蛋糕。
  上述不便透露姓名的国家电监会专家也向我们表示,《特高压电网“十二五”规划》可能会对部分上市公司带来一些利好,让把握信息先机的股民赚些“小钱”,但长期来看,在近年来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合作方已形成了长期的交易,形成了合作的一般框架,超过万亿的特高压市场,似乎不利于后来者的进入。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92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俗方雅士 发表于 2012-4-5 13:37:03
新思想,新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