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在汽车音响中的高性能DSP音频处理芯片

发布时间:2024-4-25 09:18    发布者:liao775a
关键词: 汽车音响 , DSP音频处理芯片 , 音频处理芯片 , DSP芯片
汽车音响(auto audio)为减轻驾驶员和乘员旅行中的枯燥感而设置的收放音装置。早使用的是汽车调幅收音机,后来是调幅调频收音机、磁带放音机,发展至CD放音机和兼容DCCDAT数码音响。现在汽车音响无论在音色、操作和防振等各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标准,能应付汽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保证性能的稳定和音质的完美。
41.jpg
音响系统之所以可以称为音响,基本的条件就是有回放声音的功能。音响系统中,至少要包含下列几点,才有资格称为音响,这一点任何音响系统皆然,汽车音响亦不例外。汽车音响主要包括主机、扬声器、功放三部分。主机是汽车音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好像人的大脑,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得由大脑来控制。流行的主机有只有广播接收功能的RADIO主机、RADIOMP3主机、CD主机、MP3CD碟盒、CD加导航主机和CD/DVD/车载MP5主机
轿车上的音响绝大多数安装在仪表板或副仪表板的位置上,而这些仪表板内的空间比较狭窄,汽车音响主机的体积必然要受到限制,因此国际上就产生了一个通用的安装孔标准尺寸,称为DIN(德国工业标准)尺寸。标准的DIN尺寸为178毫米×50毫米×153毫米(长××深)。有些比较高级的汽车音响主机带有多碟CD音响等装置,安装孔尺寸为178毫米×100毫米×153毫米,又称为2DIN尺寸,多见日本机。而有个别品牌的轿车其音响主机属于非标尺寸,只能指定安装某种型号的汽车音响。所以购置汽车音响,一定要注意音响主机尺寸与仪表板上安装孔尺寸是否适配。
汽车音响的安装除了仪表板安装孔尺寸外,更重要的是整个音响系统的安装,尤其是喇叭和机件的安装技术。因为一辆轿车的音响优劣,不但与音响本身的质量有关系,还与音响的安装技术有直接关系。
DSP是一类嵌入式通用可编程微处理器,主要用于实现对信号的采集、识别、变换、增强、控制等算法处理,是各类嵌入式系统的大脑应用十分广泛。随同时,DSP芯片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于集成等特点,因此DSP芯片在音频、汽车音响、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DSP芯片的特点:
1、高速运算能力:DSP芯片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字信号处理任务。
2、低功耗:DSP芯片采用低功耗设计,可以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3、易于集成:DSP芯片可以与其他芯片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系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4、灵活性强:DSP芯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编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DU561.jpg
DSP音频处理芯片 - DU561是一款由工采网代理的国产高性能集成多种音效算法高性能32DSP核光纤接口音频处理芯片,能实现多种音频功能如混响、均衡、滤波、反馈抑制等。适用于便携式蓝牙Wi-Fi 音箱、便携式耳机、汽车和家用音响。
DU561芯片LQFP48(7mmx7mm)封装,能在温度:-40℃到 85℃环境下工作;支持低功耗 Deepsleep 模式;支持直驱16Ω或32Ω耳机,输出功率为40mW;支持2路模拟麦克风(MIC3, MIC4);1S/PDIF输入接口;2个全双工I2S输入,8KHZ-192KHz采样率,有效位宽为32Bits;模拟LINEIN支持单端输入或差分输入
外设2 GPIO 口,可被主控 MCU 控制;1个全双工 UART @ max.3Mbps,用于log 输出;4Audio-ADC信噪比(SNR)≥94dB3Audio-DAC信噪比≥105dB;采样率支持:8KHz / 11.025KHz /12KHz/16KHz /22.05KHz/24KHz/32KHz/44.1KHz/48KHz
音频DSP算法下具备支持:回声、混音、3D环绕(MV3D)虚拟低音、电音/变调/变声;参量均衡器(EQ)动态范围压缩(DRC)噪声抑制、相位控制、移频(防啸叫)啸叫侦测及抑制。
电源、时钟和复位:
DC 3.3V~5V 电源供电@LDOIN
芯片内置 5V 3.3V3.3V 1.2V LDO
支持 12MHz 晶体或者外部 12M 时钟直接输入@ HOSC_XI
内置 PORPower on Reset),LVD(低电压检测)和 Watchdog
上海山景在国产DSP音频处理芯片领域深耕多年,技术以及产品方面已经很完善,如果想了解更多国产DSP音频处理芯片的技术应用资料,欢迎致电联系133 9280 5792(微信同号)
13392805792.pn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591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