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安装 USB 3.2 Gen 2 和 USB4 插座里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4-3-6 11:0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USB3.2 , USB4
来源:DigiKey
作者: Art Pini

我第一次接触 USB Type-C 连接器 (USB-C) 时感觉棒极了。多年来,我们尝试将 USB-A 连接器插头插入配对插口时,总是会发现插头方向反了,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无论插头方向如何都能正确配对的 USB 连接器。这就是 USB-C 连接器带给我们的惊喜,当然不仅仅是这一项惊喜。这种连接器还拥有高达每秒 40 千兆比特 (G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能用于供电且支持多个数据及显示协议,同时满足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干扰 (EMI) 要求。

在印刷电路板(PC 板)上实现 USB-C 连接时,设计人员一直在努力节省空间,同时确保可靠的连接。Stewart Connector 的 USB-C 插座就是为满足这些经常相互冲突的要求而设计的。如图 1 所示为符合 USB 3.2 Gen 2(原 USB 3.1)(左)或 USB4(右)规格的插座。

1.jpg
图 1:所示为用于 USB 3.2 Gen 2(左)和 USB4(右)的 USB-C PC 板插座。(图片来源:Stewart Connector)

这种直角插座具有屏蔽功能,可向下兼容以较低速度运行的早期 USB 版本。SS-52400-002 和 SS-52400-003 符合 USB 3.2 Gen 2 标准,适用板厚为 0.039 英寸(1 mm) 和 0.063 英寸 (1.60 mm)。SS-52400-005 符合 USB4 标准,适用于 0.047 英寸 (1.20 mm) 厚的电路板。

如上所述,USB-C 插头和插座是可以反插的。触点的排列方式既是公头,也是母头。根据 USB 供电 (USB PD) 标准,这些连接器可提供单组电力传输、数据传输和音频/视频输出。USB-C 插座信号分配如图 2 所示。

2.jpg
图 2:所示为 USB-C 插座信号分配。(图片来源:Stewart Connector)

如表 1 所示,USB-C 连接器中有许多用于数据和电力传输的信号。

3.jpg
表 1:USB-C 连接器支持配电、备用数据模式和 USB 兼容模式。(表来源:Art Pini)

USB PD 是一种智能功率输送规范。它使用通道配置 (CC) 线来协商供电端和用电端(负载)之间的电力合约。电压水平可高于 5 伏,并允许使用可编程电源。

Stewart Connector SS-52400-002 和 SS-52400-003 USB 3.2 Gen 2 插座在 20 伏和 5 安培 (A) 电压下的最大功率为 100 瓦。SS-52400-005 USB4 插座的额定功率为 20 伏 7 安时 140 瓦。所有 USB-C 插座的工作温度范围为 -40 至 105°C。

USB PD 在设备间建立电力合约后,像显示端口 (DP) 一样将使用厂商定义信息 (VDM) 启动交替模式数据链路。随后,DP 将进行链路训练,以建立 DP 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关系,确保视频或音频等流数据的稳健连接。DP 辅助 (AUX) 信号使用 SBU(SBU1 和 SBU2)信号引脚。AUX 通道负责链路管理和测试模式控制。SuperSpeed SSTx1、SSTx2、SSRx1 和 SSRx2 线路构成差分数据通道,提供高速数据链路。专用的 Dp 和 Dn 线路保持了与旧版 USB 标准(USB 2 及更低版本)的兼容性。

USB PD 不仅用于供电,还能同步交替模式中使用的各种协议。支持的串行数据协议包括 Thunderbolt、DisplayPort、高清多媒体接口 (HDMI) 和移动高清链路 (MHL)。使用 VDM 可以轻松添加其他接口。

Stewart Connector USB-C 插座采用超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 PC 板空间,从而带来了更多价值。插座采用混合引脚设计,使用通孔和表面贴装引脚连接到 PC 板的顶层和底层。在制造方面,USB-C 插座采用卷带包装,适用于自动拾放操作。

结语

能用上可反插的连接器固然令人兴奋,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USB-C 的用途远不止这个。它为不同的音频、视频、数据存储和通信协议提供了一个标准连接器。它还为正在开发的新兴标准提供了支持。Stewart Connector 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满足设计人员的需求,可确保可靠、紧凑的 USB-C PC 板连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240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