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环境空气质量为什么要监测二氧化氮(NO2)气体浓度?

发布时间:2023-10-19 10:35    发布者:ofweekmall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地铁空气质量及其潜在危害一直受到关注。然而,与大气污染相比,地铁空气的危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地铁已成为现代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早晚高峰期间或重大节假日前后,地铁往往面临着全面的超负荷运转。
地铁主要建在地下深处,通过复杂的隧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车站与外界的空气交换主要通过车站出入口和有限的隧道风井进行。
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四气两尘”的说法,其中四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臭氧O3,两尘:PM2.5、PM10。这些污染物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6个基本环境空气污染物指标的总体要求而确定的。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40μg/m³,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80μg/m³,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200μg/m³。为什么要对地铁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进行监测是什么呢?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

主要原因如下:
1)二氧化氮的潜在危害
根据实验数据,短期暴露于超过200μg/m3浓度的二氧化氮可能对动物和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这种有毒气体的潜在危害。例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儿童支气管症状的增加与NO2的年均浓度有关,儿童肺功能发育水平的降低也与当前北美和欧洲城市社区室外空气中NO2的浓度升高有关。
在工作环境方面,二氧化氮有可能经由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成为神经系统的一种毒物。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影响酶的活性,导致脂蛋白代谢紊乱,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氮(如超过50mg/m3)可能会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而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肺水肿,对呼吸道造成损害。
2)二氧化氮与大气污染的关联
除了对健康的影响外,二氧化氮还是一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气体。在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能够与许多有机化合物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是二次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例如,大部分环境中的NO2是由排放的NO迅速被O3氧化后产生的。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二氧化氮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发生反应会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这不仅会加剧环境空气的PM2.5污染程度,也会影响大气能见度。
3)二氧化氮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此外,二氧化氮的高浓度也可能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当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过高时,会产生一种红棕色的光化学烟雾。这种情况不仅会干扰人们的视线,还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因此,二氧化氮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二氧化氮是燃烧源的主要产物之一,包括城市热力发电、高密度交通的机动车尾气等都会产生NO2, 我国的NO2浓度水平也普遍偏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我国NO2浓度实时分布(来自Ventusky 2023-10-18)

工采网代理的Alphasense的氮氧化物传感器(NO2传感器)是按照高质量标准制造的,因此产品在空气质量和气体安全市场上都是高度准确和高度敏感的。
Alphasense 二氧化氮传感器(NO2传感器)有多种规格,有PPM和PPB两种变体,适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固定式和便携式检测仪器、环境监测系统和网络。
英国alphasense二氧化氮传感器(NO2传感器) - NO2-D4 小量程,测量范围:20ppm ,二氧化氮传感器NO2-D4主要是用来检测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应用于二氧化氮便携式监测仪等方面。

英国alphasense二氧化氮传感器NO2‍-AE,大量程,测量范围:200ppm ,主要用于检测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典型应用于二氧化氮便携式监测仪。
英国alphasense 高分辨率二氧化氮传感器NO2-A43F分辨率高,达到15ppb,NO2-B43F是高分辨和高精度的四电极二氧化氮传感器/NO2传感器,7系大小,非常适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应用。
英国Alphasense 高分辨率四电极二氧化氮传感器(NO2传感器) - NO2-B43F分辨率高,达到15ppb,NO2-B43F是高分辨和高精度的四电极二氧化氮传感器/NO2传感器,7系大小,非常适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应用。
同时,工采网还提供检测“四气两尘”中的一氧化碳CO传感器、二氧化硫SO2传感器、臭氧O3传感器,PM2.5、PM10传感器,具体产品选型,请咨询工采网技术支持工程师。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4375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