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5|回复: 0

2024中国西部智慧城市博览会暨数字城市建设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9 1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智慧城市展 , 数字城市展 , 城市建设展 , 城市安全展 , 智慧社区展
时间:2024年3月14日-17日      
地址:西安国际博览中心


展会概况: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道路更加智能,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收费停车走入现实;城市政务管理更加便捷,“网上申请”成为办理常态;智慧园区效率提升,让企业、政务、生活服务形成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持续实施、“双碳”目标加快落实、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机遇。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从顶层设计、财政资金、项目规划,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支持。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3.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实现“智能化”,从而让更多的人都能感知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享受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西安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提到,将在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城市数体将具备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的特点,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城市数治,全面重塑城市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在制造、医疗、教育等十大领域累计推进700余项5G应用项目,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科技改变未来,智慧点亮城市。如今,智慧城市已发展到数字孪生城市的集成融合期,更加倡导平台赋能、资源共享,需要政企、多部门合作。此次展会深度剖析智慧城市产业现状及前景,洞察智慧领域发展趋势,助力智慧城市相关企业壮大,辅助政府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共同促进区域经济规模化良性发展。

2024中国西部智慧城市博览会暨数字城市建设展预计总面积50,000平方米,400家展商,标准展位1300个,50+个国家和地区、50000名专业观众,聚焦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探讨智能化领域发展现状和热点话题;重点展示全球智能产业核心技术、产品和创新成果,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智慧城市结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论坛活动: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论坛
中国数字经济论坛
物联网与新型智慧城市论坛
智慧园区论坛
智慧社区论坛
智慧建造论坛
智慧交通论坛
智慧水务论坛
实景三维创新技术应用
空间治理与城市安全论坛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创新
数字赋能地下管网可视化管理
智能网联汽车与未来出行论坛
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大会


参展范围:
1、城市规划和管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解决方案,系统展示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城市改造、城市运行监管、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方案;
2、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区域治理、城市大脑、城市运营管理、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党建、智慧政务、信用建设、智慧办公、智慧档案;
3、数字孪生城市、可视化技术、智能显示、航天卫星、北斗导航、测绘地理信息、智慧时空、智慧国土、定位技术、疫情智慧防控;
4、城市安全和应急: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安全产业、智慧消防、防灾减灾、城市防汛排涝、智慧水务、城市安保和紧急事态服务、监控报警系统等;
5、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医疗、教育、交通、政务、金融、电力、新能源、环境保护等大数据应用的案例和技术展示;
6、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NB-IoT、LoRa技术、智慧楼宇、智慧物业、智慧园区、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管网、智慧电网、智慧灯杆、智慧照明、智能驾驶、语音识别、生物识别、机器视觉、人机交互、空间识别、三维扫描、地理信息等物联技术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7、智能硬件:家电、汽车、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传统服务业等结合5G技术实现移动端控制、信息互联、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品的展示;
8、移动应用:政务、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领域典型、优秀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展示和技术交流;


2024西部智慧城市展组委会:
电 话:021-59781615
联系人:吴景逸 18616398336
E-mail:2477992411@qq.com
http://www.qscyscz.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