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老板跑路 是否引发骨牌效应?

发布时间:2011-10-15 17:18    发布者:1640190015
关键词: LED , LED产业 , LED照明 , 跑路
均多立老板跑路 会否引发骨牌效应?
  业内人士:深圳难现跑路潮
  温州老板跑路现象似乎呈现蔓延之势。10月8日,深圳光电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均多立传出老板举家跑路的消息,业内人士哗然。深圳和温州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民间资本活跃、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温州近几个月发生的一切,无疑让深圳感到担忧。而均多立事件,则让深圳政企业界的敏感神经再次被挑动。
  中小企业占深圳37万企业总数的99.7%,带着“深圳中小企业会否重演温州老板跑路”的疑问,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实地采访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的中小企业,调查的行业从服装、皮革等传统行业到文化、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深圳中小企业已到发展的微妙期。深圳某区民营企业商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据他们掌握的资料,大规模的“老板跑路”现象不会在深圳上演,但是行业内的企业目前处于不投入、不愿做大的阶段,苗头很不好。同时不少中小企业主也在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订单越来越少”,“焦虑”和“不安”写在他们脸上。有服装行业的老板向记者表示,这两年的日子比金融危机时更难过,同行们估计,明年年初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中小型服装代工厂倒闭潮。
  本报近期将推出调查性报道,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深圳中小企业生存现状。与此同时,本报将在调查的基础上,传道问政,并期待深圳的中小企业能再次奏响“春天的故事”。
  跑路
  “没有人员上班,厂房门已经封了,公司目前已经是解体状态。”——均多立实业前员工
  “没有人员上班,厂房门已经封了,公司目前已经是解体状态。”一名均多立实业前员工告诉记者,该公司资金链出现了严重问题,法院已经介入。记者昨日拨打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解体”状态。据传,均多立老板举家出走是因扩张迅猛,资金链断裂导致,而这与温州老板跑路原因有很大不同。
  就在10月8日前,深圳均多立实业有限公司身上还笼罩着“中国深圳行业(光电子)10强企业”、“广东省照明电器十佳企业”等多个光环。这家公司2003年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元。
  然而,从9月30日起,公司董事长毛国钧的手机就无人接听。直到10月8日,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公司员工才恍然大悟,老板跑路了。
这名前员工称,LED行业下半年正进入旺季,行业情况今年还不错,但也可能正是因此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在很多外部人员看来,公司能在行业经营这么多年,即使2011年受行业萧条的影响利润下降,也不至于落得跑路结局。
  10月9日,位于宝安区大浪街道宝龙新村的均多立实业有限公司遭到了30多名员工和供应商的“包围”。据媒体报道,该公司拖欠237名员工今年8月工资共计人民币约61万元。此外,董事长临走前公司还欠下某银行2000多万元贷款,担保公司3300万元左右的债务。公司门口每天前来催款的供应商络绎不绝,甚至还有高利贷收款人员在门口蹲守。
  均多立是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的一个样本还是仅为孤例?记者采访深圳多家企业了解到,虽然生存状态有恶化趋势,但深圳中小企业正通过各种办法渡过难关。
  拆借
  “在资金需求较大的时候,我们会让出一部分利润,向朋友借钱或者引进同行进行合作。”
  ——某整体软装饰企业负责人余林
  在南山科技园区里,有人观察到的一个现象,“行业里很多企业资金链都出现了问题,我们楼下的公司招牌常常换,最近换得更频繁了。很多小公司的老板估计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当然这个准备也许不是跑路,可能是暂时避一阵子之类的。”
  深圳某行业协会会长告诉记者,在他们行业里,企业资金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了,从之前的60天结账,现在结账周期变为120天。他坦言,由于企业资金流转减速,已经让很多企业“举步维艰,有些甚至是难以为继了”。
  匡玉琴是皮革行业内的“老人”,也是深圳市某皮革有限公司(位于龙岗区)的一名股东。“中小企业融资一直都难。”谈到融资,她用“嫌贫爱富”四字来形容国有银行,她说,向国有银行贷款一般都要求企业有抵押物,可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抵押物,就算有,也很有限,因此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银行贷到款,只能想办法借助于民间信贷,资金成本很高,占据利润的很大一部分,“说得好听是民间信贷,其实就是高利贷。”
 余林的公司从事整体软装饰行业,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方法是依靠客户的首付款,如省外的一些客户会提供30%的首付款,再加上自我资金,就可以完成客户的订单生产要求,“另外,在资金要求较大的时候,我们会让出一部分利润,向朋友借钱或者引进同行进行合作。”余林说,由于竞争激烈,深圳的客户一般都不会提供30%的首付款,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时必须要筹集到相对于省外项目更多的资金,后续的回款也较难。
  彭厂长是深圳丹雅服饰的负责人,其公司位于罗湖区高新技术第一园区,那里也是深圳服装业的一个集散地。彭厂长说,从去年年中开始,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以及人工费用的飞涨,又再一次让刚刚熬过金融危机寒冬的服装企业受到重创。“我们这边的工厂情况相对还好一些,撑得住,但南头(宝安区)那边,据我所知,很多同行都不行
  迷茫
  “原材料价格有涨有落的,就希望明年的价格能回落,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希望。”
  ——某皮革有限公司股东匡玉琴
  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在深圳市南山区,记者的调查引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叫苦声。互联网基地某企业负责人徽剑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中小企业的处境与2008年底金融危机的时候不相上下,甚至更为严重。“一方面是当时政府扶持补贴的力度仍未能对口到真正有需要的中小企业身上,另一方面,现在的成本增长得太厉害,很多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已是在苦苦支撑。”
  徽剑说,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市场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房租、水电和人力成本的上涨却极其明显,“比如科技园的房租,以往月租70—80元每平方米就可以,现在已经到了110—120元每平方米。加上水电、人力,以我们基地来算,现在的月平均成本上涨了30%—50%,这让园区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撑不下去了”。
  今年以来,原材料、用工等各类成本上涨也让皮革企业叫苦不迭。以猪皮为例,匡玉琴说,猪皮年初3.9元/平方英尺,现在涨到了6.5元/平方英尺,跟早几年相比,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也下降了不少,“因为我们的原材料供应合同签订了有一段时间了,因此现阶段的价格上涨暂时对公司的影响还较小。而目前同行们的想法是:原材料价格有涨有落的,就希望明年的价格能回落,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希望。”
  余林的企业主要是为酒店、分公楼、会所等商业设施定制各类装修设施。五年前开始做这个行业,“现在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特别是深圳的生意,竞争很激烈,利润特别低,因此我们八成的客户在省外。”
  据余林介绍,早几年这个行业的利润能达到30%,不过这几年由于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等原因,利润下降了不少,尤其是在深圳利润更低,“不过如果利润达不到10%我们也不敢做,除非在工期短、回款快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毕竟我们有材料成本、人员成本,没有一定的利润真不敢做。”余林说,成本上涨对他的企业冲击很大。他说,今年以来,原材料中的布、轨道、型材等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上涨,人员工资成本也增加了20%多,因此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控制成本则意味着增长利润。彭厂长说,今年以来,服装行业除了有人民币升值的困扰外,原料、人工、场租等运营成本的提升,更是“吃不消”。“去年40元一码的布料,今年已经升到60元一码。辅料也比去年的价格上升了20%左右。而厂租,去年的月租是27元/平方米,今年已经升到了30元/平方米,我们上下两层一共2200多平方米,一年的场租就增加了不少成本。”
  “最勤劳的70后老了,干不动了;稍好一些的80后,不是回老家就是生孩子,也不干了;如今的90后,大多嫌服装制造太苦太累钱太少,也不想干。”彭厂长向记者大吐苦水,他说他现在厂子里一共只有50多名工人,用工缺口达到35%,同时去年招一个工人需1500元/月,现在必须得2000元,企业根本没有利润。“以丹雅的冬装为例,今年的制衣成本上升到40元一件,而去年是20元一件。但是,在一切都涨价的前提下,今年冬装的销售价格却碍于竞争对手的增加无法提价,与去年定价持平。”
  低谷
  “现在订单不多,生意不太好。我这个星期才上了3天班。”——钉扣工何姐
  彭厂长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作为单纯的内销企业,除了深圳本地,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汕头、福建、广西等地。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他们来说,没有过于集中的影响。但是,由于近两年大量外销企业转攻内销市场,却极大分薄了内销企业的利润空间。丹雅服饰属于中低端产品,夏装零售价几十元,冬装零售价为100元至200元。“虽然今年丹雅的夏装销售较去年上升了4%到5%,但是总体产品销售情况还在逐年下跌。”彭厂长说,现在就指望着即将上市的冬装,能为丹雅今年的收益打上一剂强心针。
  在罗湖坳下村(以加工生产出口服装闻名,曾经聚集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服装加工企业),记者在其街上随处可见“旺铺招租或转让”的街贴,也听不到从前轰隆作响的电动缝纫机开工的声音,数家供厂区工人玩乐的台球室也闭门停业或门可罗雀。杂货店收银员小张告诉记者,今年坳下村有很多小制衣厂熬不住了,最终倒闭,但“有离开的,也有几家新来的”,今年小店的生意都一般,“人少了,生意就难做了,这是肯定的”。记者随机询问了数名仍在开工的小型加工作坊工人。“现在订单不多,生意不太好。我这个星期才上了3天班。”工人何姐说,她在坳下村都做了差不多三四年钉扣工,从去年开始,收入就少了,今年更少,每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何姐的话代表了该片区很多工人的心声。
  而深圳某行业协会会长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协会的很多成员企业都普遍感到,订单越来越少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他表示,很多企业都不让员工在周六、周日加班,“这样员工是赚了,但我们却赔了。”会长对此也颇为无助。
  收缩
  “大多厂子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宁愿选择不接单或者少接单的保守方式维持,深圳应该不会出现跑路潮。”
 ——丹雅服饰负责人彭厂长
  记者此前了解到,在深圳制造业大区龙岗区,今年上半年以来,已有1/4上亿元的企业出现负增长。但即便如此,在龙岗区,仍然有不少人排队等厂房出租。“我们对此也感到吊诡”,龙岗区某官员说道。在记者采访的很多企业中,普遍认为,深圳的中小企业靠民间信贷或地下钱庄去融资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这跟温州企业有很大不同。他们表示,在深圳只要企业之间(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诚信不出问题,基本上就能保证良性运作,因此跑路潮不会出现。
  匡玉琴说,自己公司的融资基本上不靠银行贷款,靠的是良好信誉。“这主要是得益于和上下游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匡玉琴说,她的上游客户有银行贷款,也有房产等抵押物,资金方面情况较好,因此匡玉琴的企业可以不用在拿货后就需付款,而她的下游客户付款也及时,一般都能按合同规定在60天内及时回款,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资金流转比较畅通。
  在罗湖高新园区,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很多服装企业资金不足时,就不接单。以丹雅为例,“丹雅采用现金交易,这几年的资金压力比以前大得多,资金链缺口大概在20%到30%,但还能顶得住。”当记者问及深圳服装企业会否上演“温州老板负债出走”,彭厂长坦言,像他们这样的深圳服装中小企业虽然处境艰难,但就他所知,通过高利贷方式维持生计的并不多,“大多厂子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宁愿选择不接单或者少接单的保守方式维持。”因此,他与同行都认为,深圳应该不会出现“温州现象”。
  彭厂长说,整个莲塘片区目前应该有几百家服装企业,但大多是“作坊”类的加工厂,只有20到30个工人,而且多为临时工。“我们同行之间经常交流,大家都认为,绝大多数小作坊工厂,将会在明年年初无法继续下去,中小型代工厂的倒闭潮又会在那时出现。”
  “我们最担忧的是内销市场利润的进一步萎缩,还有就是有单却招不到工人做。”彭厂长说,他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资助,也没有获得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处境很艰难,真的希望政府可以听到他们的心声,在资金、招工方面出台政策,帮助他们度过这样一个更寒冷的冬天。
  ■链
  深圳民营企业近况
  最新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深圳37万企业总数的99.7%,占深圳GDP67%以上,税收62%(含关税),出口额77%,占全市就业人口的85%以上,自有知识产权90%以上,占深圳自主品牌60%以上。
  在9月份深圳召开的政协五届七次常委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深圳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正日益遭受“人才荒、资金荒、用电荒”等“三
荒”的煎熬。自去年8月至今年7月,用于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60%—70%;融资成本上升40%—50%;工资成本上升30%—40%,这些已让发展中的深圳中小企业不堪重负。他们还发现,深圳部分行业今年以来全行业经营利润为零甚至为负数。发展环境的恶化,使企业经营者越来越缺乏人身和财产安全感,大批中小企的老板都已经移民或者正在办理移民,比例高达6%—7%。

深度揭秘:LED企业老板“跑路”的背后
温州中小企业老板“跑路潮”蔓延到了深圳LED行业。9月30日还在公司现身的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多立”)董事长毛国钧,7天国庆假期一结束,携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钧多立倒闭董事长“跑路”事件已引起业界“骚动”,业界权威人士称,这绝不是眼下LED行业的个别现象。由于LED产能严重过剩,大型企业和已上市的LED企业不断加大整合力度,LED倒闭潮已经洪波涌起,深圳LED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或清盘。
  老板“跑路”引起业界震动
  钧多立公司主页显示,公司地址为深圳宝安石岩街道文韬科技园B栋。昨天,记者来到文韬科技园,该园区B栋大楼原来悬挂的招牌尽管已拆除,但“钧多立公司
”几个字的印记还清晰可见。文韬科技园管理处的保安告诉记者,早在今年5月,钧多立就因为拖欠管理费被赶走了,据说该公司已搬至浪口社区宝龙新村泰隆商厦。


1.jpg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宝安石岩钧多立企业集团曾经的办公楼)


  据这名保安介绍,可能因为钧多立还没有在其公司主页上更改公司地址,从5月始隔三差五就有人前来这里讨债,最近来的人更是频繁。“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你看这就有一位,”他指着正坐在管理处发呆的孙小姐说。
  孙小姐是钧多立的小供货商,“其实早在今年5月就知道钧多立有财务问题。我之前也来过两次,每次来前面都排满了等着追款的人。因为他们欠我的货款只有1万多元,所以之前也就没追着要。现在听说钧多立的老板都跑了,估计这钱更没指望了。”孙小姐一脸无奈。
  钧多立事件并非行业个案
  据记者了解,此次钧多立因借贷而导致的倒闭事件在整个LED行业内并非个案。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2011年上半年LED产业签约规划投资额为1184.9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其中第二季度签约规划投资额为829.82亿元,较第一季度的55.16亿元环比增长133.65%。但是下游市场显然没有打开。企业的LED产品更多依靠当地政府的市政工程进行消化,昂贵的价格使得民用依然遥不可及,而受到国际市场疲弱的影响,LED产品出口也遭遇不畅。
  近七成本地LED灯具企业利润下降,这是佛山照明灯具协会近期调研的结果。据南海区海关数据,今年前8月,南海灯具照明产品出口同期仅增长6%,8月下降2%。佛山灯协会长吴育林表示:“这还是去年压下的订单支撑的,单算今年的订单下降更多。”广东昭信灯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淑华则说,去年,昭信内销仅占20%,今年占50%,“国外市场订单下降了40%。”
  佛山松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建国则表示,在这种困境下,公司只能减产,“具体减产情况正在制定计划”。根据佛山灯具协会调研,一半以上企业有减产意向,减产幅度逾20%。与此同时,裁员、无薪假等措施也纷纷露脸,调研中有一家400人的企业因减产辞掉了100多人。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一方面是出口放缓,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纷纷涌入。早些年,中小型LED照明企
业比较赚钱,但是现在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同样是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今年全国LED企业倒闭的数量超过一成,其中做封装的有100家以上,包括被收购兼并的企业;做灯具的超过300家,大多为小企业,目前行业已进入洗牌期。中山市古镇镇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这里有登记注册的灯饰企业4000余家,其中LED相关企业数百家。去年该镇灯饰总产值达173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对于中山众多LED企业而言,今年似乎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而在此之前,国内一家LED企业老总曾对媒体透露,目前国内90%的LED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只不过现在“倒闭”成为比这种亏损更糟糕的表现形式。
2.jpg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宝安石岩钧多立企业集团曾经的办公楼,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原会长王殿甫昨天对记者说,倒闭是正常的,就像电视机厂家原来全国有300多家,最后只剩下6家一样,目前深圳1300多家LED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不可能都能生存下去,行业倒闭潮已经开始,行业正面临残酷洗牌。目前,尽管LED整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深圳每天都有LED企业面临破产或被清盘。
  盲目扩张致资金链断裂
  然而,这家“创造了LED行业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明星企业,就这么闪电式地倒下了。那么,压垮钧多立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是什么?
  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整理汇总的资料显示,这家注册资本只有2000多万、年销售额不到2亿元的显示屏企业,却有着令人瞠目的扩张计划:2010年,应四川省成都市及双流县政府邀请,钧多立与双流县人民政府在西博会上签订了投资额为4亿元的LED封装应用相关项目的建设协议。目前,已注册成立四川钧多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期注册人民币2400万元。准备二期完成注册人民币8000万元,主要生产LED光源、LED路灯、LED照明系列产品、LED显示系列产品。与此同时,钧多立还准备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以LED光显示、LED光照明的整机生产为主的湖北襄樊生产基地的建设,下半年将完成以LED背光模组的生产为主的江苏昆山生产基地的建设。
  拖垮钧多立的,恰恰是这个四川生产基地。钧多立一位负责生产运营的管理人员对记者说,老板跑路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公司扩张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
  四川省双流县因招商引资的需求,对钧多立承诺,生产基地的厂房免租三年。钧多立公司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向中化集团远东国际租赁公司,租下四川生产基地价值1700多万元的设备。上述管理人员介绍,虽然四川生产基地已经投产,但效益一直不好,生产的发光二极管LED屏销量并不大。
  正是这逆市扩张的冒险,令钧多立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因了解公司的资金困境,财务部很多员工相继辞职。一位刚来公司三个月的财务部员工对记者说:“刚来公司第二天,老板就让我做融资贷款的事,我就知道公司财务状况不好,就想辞职。”但随后被老板用加薪的方式安抚下来,三个月中,她多次提出辞职,但都被老板压下。据她介绍,毛国钧用名下的八套房产做担保,从中国建设银行龙华分行借贷3000万元。凭着业内良好的信誉和在LED行业的五项专利权,钧多立公司相继从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创投和贸易公司中借贷,甚至涉足高利贷。
  据了解,钧多立公司拖欠建设银行龙华分行贷款3000万元,拖欠中化集团远东国际租赁公司1728万元,拖欠供货商已登记款项1200多万元,拖欠担保公司3300万元左右,甚至还有一些尚未浮出水面的高利贷。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高额贷款就已到期,毛国钧整日面对的是银行和民间投资方不断催款。
 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记者采访了解到,钧多立是一家专业从事LED光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大型骨干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拥有四个生产基地,由100余台荷兰ASM公司进口的高端LED光电产品生产设备组成的全自动化LED点阵、SMDLE以及LED显示屏自动贴片等多条生产线。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钧多立”发现,“百度文库”里关于钧多立的介绍这样写道:钧多立为“中国深圳行业(光电子)10强企业”(编号为05127)、“2005年度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形象企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照明电器十佳企业”、“广东省照明电器节能产品十强企业”、“首届深圳最具人才成长价值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知名品牌” 和“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单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十强企业”。2009年12月份,钧多立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百度文库”里还写道,钧多立创造了LED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2004年成为国内LED点阵生产主导企业;2006年研制的无锡户外全彩Logo显示屏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LED显示屏;2007年从设计到交付使用仅15天便完成“华强北商业街”3万平方米的深圳市第一大亮化工程;2007年公司向半导体照明领域发展,率先完成了三代LED路灯的研发和改良,并取得了LED智能呼吸路灯的发明专利及可控可调LED色温的照明灯具专利,可调补光无光衰照明灯具专利;2008年完成深圳书香门第“深圳第一门户移动电视大屏”设计、开发、制作与安装,开创了LED显示屏向后仰的专利技术先河;同时完成了深圳市贸工局LED最大技改项目,实现了LED生产线自动化;2009年率先打破全彩点阵无需校正技术,实现了全彩点阵规模化生产,引领LED全彩显示屏行业革命性变化……钧多立的愿景是:成为国内LED行业的先行者,打造完整LED产业链,逐步向高、精、尖端产品转型,实现由单双色点阵向全彩点阵规模化生产,确定中国全彩点阵核心生产企业地位,引领全彩革命。
  据宝龙新村泰隆商厦附近的居民反映,最近经常有钧多立员工前来追讨欠薪,每天前来催款的供应商更是络绎不绝,甚至还有高利贷收款人员在门口蹲守。
  钧多立的倒闭已引起业界震动。10月10日,有人在阿里巴巴商业论坛上发布“钧多立拖欠数千万,老板人间蒸发”的帖子后,数天时间里,回复帖子已达30余条,网友zw547952826自称是四川钧多立的员工,他回帖称,当地政府已于当天晚上查封钧多立在当地的工厂,但员工生活、工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网友“成浩铜管”回帖称,跑路正反映出了当下企业运作的困难。网友“LED显示屏茅庐专家”回帖称,LED行业压力从年前开始显现,钧多立的倒闭只是缩影。
  同一天,中国LED照明网上有网友贴出“钧多立董事长跑路”的帖子后,数日里来自业界的回帖已达50多条。网友“p1x6c8”说:“LED行情现在不太理想哦,好多地方都放大假了。”他提醒各位打工一族“要提防老板玩失踪” 。
  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眭世荣昨天对记者表示,他目前也没有钧多立董事长毛国钧的任何消息,钧多立公司的事情已经引起深圳市政府关注,并在进行相关调查。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前,他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他同时指出,此次事件肯定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触动。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777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