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型手提设备的互连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1-9-15 17:46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互连 , 手提设备
移动计算

由于过去几年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率的惊人增长,也因为类似物联网(M2M)应用的开发推动对移动解决方案的需求,移动计算才成为了主流。

因此,许多公司在探索移动解决方案如何更好地为其工作,并且想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移动组合。 人们越来越关注移动设备在减少停机时间、数据的完整性和用户友好方面的能力。 许多机构发现他们需要更可靠的东西来支持他们的平台。

在过去几年中,虽然消费级的手持设备市场急剧增长,但是它们一直无法取代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仅仅是因为它们不能满足坚固耐用的要求。

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

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其设计旨在恶劣环境下的日常使用中仍然保持完好无损,包括掉落、水浸泡、高震动和极端温度以及破坏性的因素,如EMI和RFI。  通常情况下,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具有IP67(防护等级)评级并满足MIL - STD(美国军用标准)的跌落试验标准。

商业级的手持设备制造商都试图用二级市场配件使其设备变得坚固,而然效果很有限,从而证明“类似坚固耐用”是完全不同于“设计的坚固耐用”。 设计坚固耐用意味着设备的各个方面要考虑到坚固耐用的规格,从组件的选择到易损坏区的密封和保护。 换句话说,坚固耐用的设备是内外都坚固耐用。

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成本不菲,通常它们的成本比商业手持设备贵两倍,但坚固耐用版本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可节约成本,因为它们经历更少的停机时间,且在日常使用中更加可靠,并且使用寿命更长。 显然停机时间成本超过了对直接用户的影响 – 它们也让顾客感到失望。 毫不奇怪的是,VDC研究(2011)的最近一份研究表明,从总的拥有成本(TCO)来看,在五年期间坚固耐用的设备是没那么贵的。  

期望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由以下趋势证明:

聪明的工作人员。 机构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自由和责任---通过“智能网络”支持,必须增加每个移动设备的应用数量;现有设备的功能和处理能力需要加以改进。  此外,现场工作人员的“始终在线”连接需要相对便宜的且极其可靠的嵌入式无线解决方案。

可持续性。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燃料成本和减少文书工作的趋势需要坚固耐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以支持这些尝试。 与此同时,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正在走向融合; 它曾经是一个单独的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和摄像机,现在明确需要将这一切整合于一个设备内,同时不会使它太复杂。  

远程诊断。 诸如医疗保健居家治疗、针对病人和老人的有关远程健康服务的开发将影响这个市场。  对语音命令应用的支持改进增加了新层面的医疗保健,而且坚固耐用的系统也支持在教育和预防保健领域内的迅速扩张。

坚固耐用的零部件

如前面所述,坚固耐用的设备是内外都坚固耐用。 对于像互连制造商FCI公司这样的零部件供应商,这意味着密切遵循“坚固耐用”的要求,借此从零部件层面上,可以满足IP和MIL - STD标准。

20110915101910889.jpg

成立的互连制造商了解产品的功能,如双梁接触、长滑动距离、扁平母接头和高保持力,可为坚固耐用的设备带来所需的特定产品优势。  这就是标准的消费级别的连接器在坚固耐用的环境中不起作用的原因: 它们不支持这些特殊需要。

有时商业级的连接器可进行升级以满足耐用的需求,这使得行业的标准输入/输出或存储卡连接器最有意义。 例如,FCI更改了消费市场的标准SD卡连接器(使用SD卡为设备编程/存储信息),以承受高振动、更高环境温度以及超过10,000次的循环配接能力。 毫不奇怪,在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中,这个连接器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互连制造商真正的挑战是使用新的设计,必须在不损害坚固耐用的标准的情况下满足新的要求(如小型化)。 这就是真正的经验和设计专家发挥作用的地方。

例如,去年几家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制造商要求FCI公司将成功开发的坚固耐用的1.00毫米间距的Conan夹层连接器小型化,并把它降到0.50毫米间距,同时保持相同的性能。 事实证明,这是工程面临的一个真正的挑战,但最终FCI公司设计出一个革命性的新连接器,称为MezzoStak™0.5毫米夹层连接器,构建于高温、高压、容错的无极性接口,在坚固耐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客户所认同的极端条件下使用。

20110915101910666.jpg
MezzoStak™0.5毫米无极性夹层连接器

总体来说,坚持坚固耐用最高要求并继续提供坚固耐用好处的零部件供应商将能够在迅速增长的坚固耐用的手持设备市场上蓬勃发展。

Gijs Werner
全球市场经理商业企业部
FCI电子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640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