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处在健康有序竞争供应链中吗?

发布时间:2020-2-6 20:08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供应链 , 半导体制造
By Julian West

半导体应用的关键子系统技术是高度工程化和专用的设备。 就其性质而言,只有少数公司才能生产出符合半导体行业要求的高规格和所需数量的这些产品。 对最重要的关键子系统产品的市场份额概况的分析突出表明,如果子系统的首选供应商无法交付,则子系统购买者将面临重大风险。

关键的子系统包括控制阀(真空),基于热的质量流量控制器(流体控制),RF电源(电源)和低温泵(真空)等产品。 在VLSI研究中,我们跟踪了60多个产品系列,其中39个市场规模每年超过5000万美元。 图1显示了2019(P)这39条产品线中每5个销售商中前5名的市场份额分布。 从分布来看,令人担忧的是,对于大多数关键子系统产品来说,只有一个或两个主要供应商的趋势很明显。 实际上,排名第一的供应商平均拥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当我们查看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的供应商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市场份额迅速下降,这表明对于任何特定产品,只有不多的重要供应商可供选择。

1.png
Figure 1. Includes data from 39 critical subsystems product categories with a market size greater than $50 million in 2019

虽然可能会在很小的市场上形成非常利基的关键子系统的垄断,但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图2显示了每年市场规模超过2.5亿美元的产品的供应商份额情况。 最大的供应商拥有惊人的80%的市场。 下一个替代供应商仅8%。

诸如此类的供应商资料不仅让这个关键子系统的买家感到担忧,而且令整个行业都感到担忧。 对于买家而言,存在一个问题,即如果排名第一的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那么第二大供应商(市场份额要小得多)可能由于无法交付所需数量而无法履行订单, 劣质产品,或者如果它只代表他们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并且他们还有其他优先事项,他们甚至可能不愿意。 对于更广泛的行业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问题。 如果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特定产品,则可能导致瓶颈,从而延迟了某些类型设备的运输,进而延迟了在其他地方的购买决定。

2.png
Figure 2. Example vendor share profile of a critical subsystems product with only one significant supplier. The grey lines are the profiles of all other critical subsystem product lines - included for reference. *The product category name has been anonymised and is used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对于图2中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而不是更好。 图3显示了该细分市场的供应商概况在2013年至2018年之间的变化。不仅排名第一的供应商一直在增加市场份额,而且接下来的两个替代供应商都失去了市场份额,这表明他们的产品竞争力下降。

3.png
Figure 3. Market share trends for product category X (same product as in figure 2) between 2013 and 2018

关键子系统的买方应尽力充分了解其供应商的竞争动态,以确保它们成为健康有序竞争市场的一部分。 对于已形成垄断的产品,需要采取更为谨慎的购买策略,以鼓励替代供应商并减少对一个主要供应商的依赖。 在鼓励替代供应商加紧努力的同时,要确保主导供应商不会受到挫败,这两者之间也存在微妙的平衡。 如果占主导地位的供应商是大型企业集团的一部分,那么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半导体收入仅占集团的一小部分。

对半导体制造供应链至关重要的许多关键子系统产品都存在很大的集中风险。 尽管看似只占整个供应链的一小部分,但关键子系统产品的供应瓶颈却只有一个可靠的供应商,这可能对上游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参与健康的供应链,所有参与者都应了解他们所购买产品的市场动态以及这些动态随着时间的发展。 这可以为他们的长期购买策略提供信息,并有助于识别和管理任何新出现的风险。

Julian West is a technical and market analyst at VLSI Research Europe.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7726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